第四课找拱形第七周2009年10月12日——10月16日教学目标:1、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生物体结构中存在的拱形结构,加深对生物体的认识。3、培养学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能用已有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4、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教学用具: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塑料安全帽、贝壳、几个相同的拱形、相关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汇报交流。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弹性。2、提问: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板书设计:圆形拱形环形贮油罐、电灯泡塑料肋骨、头骨、脚骨龟壳、贝壳、蛋壳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创设“找找拱形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情境展开的。在通过“有联系但不知是什么联系(明确初始想法)——寻找拱形与圆顶形、球形的联系点(寻找证据)——解释圆顶形、球形的受力原理(作出解释)——明确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发展原有认识)”一系列活动展现了科学建构“拱形”概念的探究过程。由于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已经处于激活状态,通过列举与分析,学生认识到大量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使学生对于生物体的概念认识有了新的发展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