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堂实录自贡市二十五中学张燕联系电话:15182638183邮箱:593545251@qq.com教学思考: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故事性很强,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感兴趣。八年级的学生对古文有一定的理解基础。设计这堂课主要是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他们会合作学习古文。再加上2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工具书,查阅资料也很方便,希望学生再借助工具书的帮助下把他们所查到了解到的知识通过课堂的方式展示出来。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充电,刘向编撰的《说苑》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就真正的践行了这句话。(PPT展示《师旷劝学》)那么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另一篇有关劝学的文章《孙权劝学》,让我们带着饱满的热情来领略学习的乐趣吧!师:昨天老师布置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共同来讲解这篇课文。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那么,哪个小组愿意率先发言呢?(学生纷纷举手)好,那刘伟,你们第一组发言。生:嗯,我们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最终确定了我们小组准备的方向,即《孙权劝学》文学作品常识和与之相关的内容。首先我们小组请王丽发言。生:《孙权劝学》结合我们书上的注释我们知道选自《资治通鉴》。那它的作者是司马光。下面,我将对司马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师:王丽同学介绍了这么多,哪些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必备的呢?生:需要同学们在书上补充的知识我们认为是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治通鉴》。师:很好。王丽同学说的很正确。那么其他同学如果你还不清楚作者的,请把它补充在书上相应的位置。(等待同学做好笔记)师:谢谢王丽同学的发言,你们小组还有其他的准备吗?生:老师,我还有补充。我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课文中的三个人物。师:好的,请说。生:他们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孙权是东吴大帝,吕蒙是孙权的虎威将军,鲁肃是东吴的政治家军事家。正是因为吕蒙和孙权君臣关系,以及吕蒙在孙权军中的地位,所以孙权才劝他学习。师:说得很好。正是吕蒙的重要地位,所以他才更应该学习。你们这一组还有要补充的吗?(第一组没有同学再举手发言了)。刚刚第一组同学的发言已经很详细的概括了这篇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识。他们不仅查阅了作者司马光的资料,还介绍了文中三个人物的关系,做得非常好,也值得我们其他的同学学习。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于这个文学常识还有补充的吗?没有我们将进行第二组的同学发言了。生:老师,我补充一个知识。师:很好,李萍,请说。生:是关于《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名字的。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钦赐此名的。师:哦,说的非常好。这位同学不说恐怕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书名的来由呢。看来同学们的确花了很多功夫在准备上,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了。师:刚刚有同学说到孙权和吕蒙之间特殊的关系,所以孙权才劝吕蒙学习。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吗?哪个小组愿意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师:嗯,很不错,同学们下来都认真准备了的,都积极的发言了,值得表扬,那就第三组甘思敏你们来说吧。生:是通过写孙权与吕蒙的对话来表现劝导的。师:能不能详细一点。生:孙权先是说“不可不学”,当吕蒙说军中事务多而推辞的时候,他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