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在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在于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使新知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润物无声的渗入脑际。”一、巧妙利用学习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数学本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认识分数,这是关键,这个时候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认识分数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教学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感受一下分的概念:回答把4块、两块、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把4块、2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后,每一份的个数可以用整数表示。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学生就回答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于是我就抓住机会由此引入新课。二、加强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理解1/2的含义是基础也是难点,这环节充分让学生折、涂、讨论,突现分数的平均分的本质。2、运用知识迁移,探索其它几分之一在认识1/2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创造、探索其它几分之一。首先让学生选择图形,折、画、涂几分之一,再交流、讨论表示的含义。三、联系生活,拓展运用联系生活,在生活图片中运用分数,再利用其它变式图形拓宽学生思维。四、不足之处1、虽然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小组合作调动起来了,但是孩子们的在操作的时候进度不同,影响了时间,有些孩子不能一起完成,造成虽然让他收掉但还有部分学生牵挂未折完的现象。2、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