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检测2015.10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阅读以下45°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2.图中数字②代表的山脉是某些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这些分界线有①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中纬度和低纬度的分界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3-4题3.上述图示中属于我国省级行政中心的城市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这四城市共同的气候特征是①雨热同期②夏季普遍高温③降水季节分配均匀④冬季寒冷干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B.秦、隋、元C.秦、元、明D.隋、元、明6.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军备竞赛7.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获得下列侵华权益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划定“使馆界”③开设工厂④招募华工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8.20世纪初,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最大的经济领域是A.钢铁B.棉纺织业C.水上运输业D.铁路9.“一战”前的欧洲形势就象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古巴-----美苏争霸的形成B.凡尔登-----三国同盟的形成C.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D.塞尔维亚-----三国协约的形成10.与近代中国“振兴中华”这一振奋人心的口号的提出有关的革命团体是图一CAB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11.“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南昌起义②黄埔军校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四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A.都受到清政府重用B.都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都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13.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14.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90多年前,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实现了两党历史上的第一次“握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据此回答15-18题。15.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中共二大的召开C.中共三大的召开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6.这次“握手”斗争的目标是A.清政府B.袁世凯C.北洋军阀D.蒋介石17.下列取得的成就中不属于这次“握手”带来的是A.迫使袁世凯撤销帝制B.创建黄埔军校C.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D.基本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18.国共两党的这次“握手”最终宣告结束的是因为A.军阀势力过于强大B.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C.张学良表示“服从国民政府”D.共产党发起“八一”南昌起义19.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20.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万同胞再次无辜遇难而饮恨,这座城市是A.北京B.南京C.上海D.天津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2分)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图二(1)写出图一中A地的大致经纬度(误差±0.5度);B山脉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说出该山脉的名称。(3分)(2)图一中C河段水文有什么特点?请从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角度说明形成此特点的原因。(4分)(3)请判断:图二中、的场景会出现在A地,并阐述A地气候与这两场景之间的关系。(5分)22.(12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