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问题探析引言: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状况不容乐观,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认真加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把农产品推向国际国内大市场,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参与市场大流通。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引导方针,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园、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等等。本文是对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问题进行的分析。1市场营销的含义“市场营销”是指将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企业活动,以满足顾客需要和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市场营销决定应该生产什么产品,制定什么价格,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出售产品或做广告。新的营销观念: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营销观念,转向以满足消费者的注意力为导向。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比农产品运销更为广泛的概念,农产品市场营销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现实要求,更为研究人们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并创造需求。。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营销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和欲望。2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现状2.1我国农产品市场现状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十几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之中,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2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由于农产品市场具有供给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农产品市场的货源随农业生产季节而变动,特别是一些鲜活农产品,如不及时采购和销售,就可能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农产品市场多为小型分散的市场(农产品生产分散在农村千家万户,农产品在集中交易时具有地域性特点,通常采用集市贸易的形式,规模小而分散);农产品市场风险比较大(因农产品具有鲜活的特点,在运输、储存、销售中会发生腐烂、发霉和病虫害,极易造成损失,所以农产品在销售时要尽量缩短流通时间,妥善保管,降低风险)等特点,因而我国农产品营销呈现如下现状:1)是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现状是小生产对大市场,有人形容为“提篮小卖”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