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区系特征及植被地理一、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1.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我国现有维管束植物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在世界植物区系中占重要地位(表7-1)。按我国植物区系所包含种的数目,与世界植物区系丰富的国家相比较,仅次于马来西亚(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植物种类丰富,还表现在一些大科,特大科含有大量种类。世界种子植物中4个含万种或万种以上的特大科,在我国都含千种以上,即兰科1040种、菊科2170种、豆科1080种、禾本科1160种。另外还有50个大科,在我国各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912种)、唇形科(793种),杜鹃花科(792种),毛茛科(687种);玄参科(687种)等。这54个科我国共含有19700多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种数的80%,广布全国,是我国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2.起源古老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如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琪桐(Davidia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siense),等等。它们主要产于我国亚热带、热带森林中。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也残存着一些古老成分,如木兰(Magnolia)、五味子(Schisandra)、猕猴桃(Actinidia)、南蛇藤(Celastrus)、鹅耳枥(Carpinus)、梣(Fraxinus)、胡桃(Juglans)、黄檗(Phellodendron)、以及葡萄等属的个别种。西北荒漠植被中,也保存许多古地中海或古南大陆的古老或孑遗成分,如蒺藜科的白刺(Nitraia)、骆驼蓬(Peganum)、油柴(Tetraena)、木霸王(Zygo-phyllum)、豆科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蔷薇科的绵剌(Potaninia)等等。由此可见,我国各地区的植物区系大多是起源古老的,而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些地区的优势植被类型有些也是古老的。3.地理成分复杂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是根据植物种或科属的现代地理分布而确定的。植物种、属或科分布的区域(即它们分布于一定空间的总和),称为植物分市区。植物分布区是由于植物种(或属科)的发生历史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许多自然因素对其影响的结果。在植物界中,不同的植物种(属或科)的分布区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表现出各种的分布区类型。虽然植物任何分类单位都有其分布区类型,但从植物地理学观点出发植物属比科能够更具体地反映植物的系统发育、进化分异情况及地理特征。因为在分类学上同一个属所包含的种常具有同一起源和相似的进化趋势,属的分类学特征也相对稳定,占有比较稳定的分布区,同时在其进化过程中,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发生分异,而有比较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根据对我国种子植物2980个属的比较分析,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1)世界分布108属,占属总数的3.6%2)泛热带分布372属;占属总数的13%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89属;占属总数的3.1%4)旧世界热带分布163属;占属总数的5.7%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150属;占属总数的5.2%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