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释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这里指以诗回赠即白居易,这里以字称人作者简介【唐】刘禹锡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背景简介背景简介•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你为我举起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那怕你诗才高堪称国手也是白作,命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而望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岁月蹉跎。你的才名太高遭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也太多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指贬居之地抛弃,这里指被贬官离京“弃置身”三个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朝廷长期冷落的不满。句意:在巴山楚水那凄凉的贬谪地,我经历了二十三年凄楚艰辛。赏析:作者没有直率地倾诉自己因无罪而长期遭贬的不幸,而是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渲染,让人在了解和同情使人痛苦经历的同时感受到压抑着的激愤心情。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颔联涉及到哪些典故?作者为什么要选用它们?赋》。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表达对受害的王叔文等故友的怀念之情怀旧空吟闻笛赋,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机抒发自己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叹到乡翻似烂柯人。反而斧头柄句意:怀念旧友像向秀那样空闻笛声悲啼,像王质那样回乡犹如路人。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烂柯人”诗人以王质自比,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颈联中出现了哪些形象?有什么作用?沉舟、病树——千帆、万木——感慨身世的激愤之语哲理:旧事物必将逝去,新生事物必将发展,社会必然前进,前景无限美好。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仕途得意的新贵句意: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①颈联是这首诗的精华,对整。②“沉舟、病树”喻指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自比),千帆、万木喻指仕途得意的新贵,这两句诗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怀。尾联写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句意:今天且听你为我赋诗一首,暂且凭借这杯酒来振作精神。点明酬赠题意: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与友人共勉。体现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1、结构巧妙2、恰当用典3、运用对比,将人生哲理寓于景物之中。板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感叹之情颈联:千古名句。“沉舟”“病树”自比之意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之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古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商隐是李商隐的独创,共有十多首,大多是律诗,含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