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制作广告一、活动目标:让幼儿能够达到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造”里蕴含的“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及创造能力”的目标。二、活动内容:了解广告的特点和用处,对周围的广告感兴趣,尝试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广告。三、活动形式: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四、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电视广告录像、平面广告画页、彩纸、彩笔、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玩具、食品。(二)经验准备:幼儿外出参观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类广告,部分广告宣传单、录像、报纸、画等,记一记有意思的广告语。五、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一、指导策略:首先,教师播放电视广告录像(MM巧克力广告,彩虹堂的广告,旺仔牛奶的广告)。然后是提问环节(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广告?广告是做什么用的?)。二、预想幼儿:幼儿会表示这是广告,在电视上、商店里、超市里见到过,广告是告诉别人卖什么的。三、教师总结:了解广告的基本用途(广告是让大家知道有那样好东西,也是向大家宣传这样好东西的好处。)(二)交流经验:一、指导策略:先是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们交流生活中见到了哪些种类的广告。(食品,衣服,玩具、电器等。)然后请四、五个幼儿单独发言,说说自己喜欢的广告及原因。二、预想幼儿:幼儿会表示见过吃的、玩的、穿的的广告,并且因为鲜艳的色彩、好听的音乐、有意思的话语记住广告。三、教师总结:有意思的广告的几个特点。(包括要有好看的颜色和画面,要有有趣的人物和事情,要有好听好记的广告语,要有好听的音乐相伴等。)四、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念念有趣的广告语,唱唱大家熟知的广告歌曲。(三)欣赏作品:一、指导策略:首先出示作品(牛奶的平面广告、服装的平面广告)。然后请幼儿仔细观察平面广告。最后集体讨论,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引领讨论平面广告的图案、文字、照片有什么特点。三、预想幼儿:幼儿会表示图案有意思,字很大,有广告语。三、教师总结:平面广告的特点。(做广告的物品放在画面中央,做广告的物品的名称要写得清楚、醒目,要有物品的价格,要有广告语等。)(四)设计广告:一、教师引导,幼儿发言。教师可以出示准备好的物品让幼儿随意选择,幼儿也可自己选择物品假装出售。让幼儿作一次广告设计师,用一句好听的话来介绍自己想要卖掉的商品,让大家一听就喜欢它,记住它,想去买它。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均给以鼓励。二、幼儿完成广告设计。教师发放彩笔,彩纸,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或者独立完成平面广告的设计。(五)成果交流:请三、四个幼儿发言,介绍自己的广告设计,教师给予指点和鼓励。六、活动拓展:将孩子们的作品投放到作品展示区,班与班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让孩子们继续积累广告的素材,见识多样的平面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