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5页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节选三丰)第一章活性污泥法概述(1~12)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中又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而在好氧处理中又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本书重点要介绍的是好氧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这一大类的处理方法中,目前存在着众多的工艺变形,但是其本质、基本原理、控制参数和方法等不会改变。所以,本书通过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各控制参数、运行故障等加以阐述、分析,以点带面的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本质进行阐述。本书重点是对活性污泥法的概念理解、操作方法、故障改善等的阐述,其中涉及的曝气池、二沉池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构筑物,虽然在有的活性污泥工艺变形中可能没有没置,但是其活性污泥法的运行及控制原理是共通的,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原理本身,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构筑物。这是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需要注意的。在活性污泥法的章节中力求展现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使读者具备整体分析活性污泥工艺故障的能力。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主体——微生物大家都知道,好氧处理的主体就是微生物,而微生物的主体则是各种细菌。为什么使用以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来作为好氧处理的主体呢?这还要从降解对象来加以说明。利用好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也就是在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讲到的COD和BOD概念,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分解为生物能量和无机物而被去除掉。而对于大量有机物的处理,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在处理效果和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众多的污水、废水处理厂皆运用生化系统来处理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一、微生物的特征1.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顾名思义是指形体微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加以辨别的生物,通常指真菌、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但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原后生动物以及藻类等。另外,本书也把部分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列为微生物加以讨论。从实践管理和操作的角度,我们更需要注意以细菌为代表的这一大类有机物处理主体,而没有必要对细菌这一大门类去探讨具体的单个种类及名称,这属于医学研究的范畴。因此,本书只是将细菌作为一个大类来加以分析,也就细菌的形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培养时间、营养的好坏、氧浓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比较大的变化。在实际运行操作中,通常可以理解为幼龄细菌比第2页共55页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5页老化细菌大(例如:经过4h培养的枯草杆菌比24h培养的要大5~7倍)。细菌常见形态如图1—1所示。图1—1所示的细菌的形态分类类似于医学界的细菌形态分类。事实上,在污水、废水运行操作中并不需要这样细致的分类,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重要的是要知道细菌这个大类是微生物的主体这一概念。(2)真菌。真菌是属于低等植物的一个门,即菌藻植物门,是和细菌同样重要的微生物群之—。真菌是由孢子发芽开始逐渐伸长菌丝呈丝状,而且其中很多种类是经再次分支后,由许多菌丝聚合在一起形成菌丝体,在显微镜观察时可以看到,只是鉴别的时候比较困难,与通常的菌胶团不易区别。第3页共55页第2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5页第二章活性污泥法相配套的物化处理系统概述(p13~35)众所周知,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达到低成本化目的,也是近百年来此工艺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的原因。但是,仅仅依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废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废水成分复杂、活性污泥法处理自身的局限性有关。例如对无机物的处理,活性污泥法几乎没有特别的处理效果,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去除。为此,对于大部分污水、废水处理来讲,在运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同时,常会配合物化处理工艺,以达到多指标达标排放的目的。本章就是重点对需要和活性污泥法配合使用的物化处理工艺进行概要性的阐述,以帮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活性污泥法在整个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读者对污水、废水处理工艺管理的综合判断能力。第一节物化处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