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通信……•娱乐……•文化……•服饰……•礼仪……•……第20课资丘中心学校吕学琴•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4、认识火车轮船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同时也使中华民族付出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重代价。•5、认识近代工业文明传入,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顺应人类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历史的进步。1、近代交通的变化表现在()()传入中国。2、第一条正式投入营运的铁路是:()3、19世纪70年代后我国开始架设通信工具()4、西方发明的()()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5、第一艘我国自己建造的轮船是()6、清政府修筑的最早的铁路是()7、第一部我国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8、第一部我国自己拍摄的有声电影是()9、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10、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11、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淞沪铁路《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申报》商务印书馆“黄鹄”号轮船有线电报火车轮船照相电影唐胥铁路交通:火车(铁路)轮船出现通信:有线电报出现文化生活:照相电影传入有了报纸、出版机构社会习俗:装束礼节称呼据《申报》记载,1876年的一天,中国上海发生了一件较为奇怪的事:一种新奇事物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田地里的老妇人看到后惊讶地张大嘴巴;青年人惊喜地两眼发亮;小孩子则吓得倚在大人身上。早期电报机旧式照相机中山装旗袍火车、轮船出现有线电报出现照相、电影传入报纸、出版机构剪辫、易服、废止缠足鞠躬、握手代替跪拜礼“先生”、“君代”替“老爷”、“大人”•请你选自己感兴趣的一项说说。张三:是外界力量使我们改变的。李四: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你同意吗?他们说话的道理在哪里?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甲:外国人把火车、轮船开到中国来方便了人们出行,还使商品流通加快,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真是帮了咱们!乙:我们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了得到的好处。丙:不过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提示:外国开火车轮船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付出什么代价?中国是不是靠外国开来的火车和轮船出行及流通商品的?中国人自己做出了什么努力?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参考答案一、封建文明是以农耕、手工为主的农业文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景象孕育了四大发明,领先世界。二、近代,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后实行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由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而清政府闭关锁国,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习俗一切都没有改变!当然落后了。【提示:古代中国和外国同处在封建社会。和外国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近代的中国呢?和同时代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在哪里?】近代交通文化生活变迁社会习俗变化近代通讯火车、轮船传入电报、电话传入照相、电影传入新闻报纸出现印刷出版机构出现加快出行速度促进商品流通传达生意信息方便新闻报道丰富精神生活留下珍贵资料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利于文化的传播装束: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礼节: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称谓:“先生”“君”代替“老爷”“大人”等体现科学民主平等你怎么全面的认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试举例。(提示:和古代、现代相比较,从进步性和有限性两个方面来认识)1、与古代相比是一种进步性。这些变化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2、与现代相比变化有限,且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代价的。想一想:早期报纸--《申报》VS商务印书馆原貌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古语云:“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古代妇女缠足是个异常痛苦的过程,通常会选在女孩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因为脚骨还未长大、长硬,较易收效,目标是将小脚缠成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七个要诀的小脚。在大人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