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重点掌握)根据近年的命题情况,考生应重点掌握本章的知识。掌握好有关的客观题和简答题,以客观题为主。具体包括: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掌握独立审计规则的框架结构;掌握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内容;掌握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及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的内容。3.1.1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和作用独立审计准则的含义: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一)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有了规范和指南,也便于考核审计工作质量。(二)独立审计准则的作用。3.1.2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准则是技术标准,它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质量控制准则是管理标准,是为保证技术标准得到执行而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职业道德准则是从社会道德的角度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而且将技术标准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后续教育准则是为保证注册会计师具备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而制定的。(三)独立审计准则的框架与结构(重点)第一层次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条件、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第二层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独立审计实务公告也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基本准则说的是应该做什么,具体准则说的是怎么做第三层次执业规范指南属非法定要求部分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第一、二层次准则制定的,是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独立审计准则的框架结构可概括为以下图示:1.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任。2.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3.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降低审计风险。4.促进审计经验的交流。国际间交流杨闻萍老师建议看一下独立审计准则(教材已删除)3.2.1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一)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含义《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是指为了确保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作用①质量控制是保证独立审计准则得到遵守和落实的重要手段。②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③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赢得社会信任的重要措施。(三)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区别之一,是两者的性质不同。独立审计准则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审计遵守的技术标准,是针对每个审计项目的完成而制定的;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则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遵守的管理标准,是针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控制而制定的。3.2.2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该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制定和运用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一是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使所有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控制政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与策略;控制程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与方法。(一)全面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为合理地确信其执行的所有审计业务都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而采取的控制政策与程序:1.职业道德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全体专业人员遵守(包括助理人员和要求聘请的专家遵守)。2.专业胜任能力----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