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铁路货运市场的现状分析,找出导致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为进一步深化发展货运,提出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营销方法和对策来提高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关键词】:铁路货运货运市场铁路运输货运计划市场占有率公路运输优化营销机构货主计划经济体制一、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现状随着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形式的快速发展,铁老大独霸一方的格局早已不复存在,货运市场占有额的大幅度下降,给当代铁路人敲响了警钟。铁路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进货运计划、运货及货票信息共享系统,加速电气化改造,调整列车运行图,增加运输能力,改变列车开行结构,成立营销机构,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攻货运计划”。但以上种种并没有使得铁路货运市场再现火爆的场面,铁路货运市场份额的逐步下降仍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难题。通过走访大量货主,普遍反映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经由铁路运输货物仍然很不方便,主要表现在受市场和政府双重调节,运输黄金期车皮审批较难,报计划、请求车均有一定限制;大宗货物经由铁路运输质量没有保证,沿途被盗现象比较严重;铁路运输货物费用高,手续繁杂,所要支付的费用不仅有运价,还有基金以及其他额外费用,如罚款、人情费用、延伸服务费用等。此外,其他运输方式(公路、水路等)的快速发展,导致目前铁路在中、短距离的优势已消失殆尽,铁路货源流失非常严重。二、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下降原因分析(一)铁路基层服务意识及营销能力薄弱。长期以来,由于铁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垄断性经营,使广大货运人员对铁路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对当前铁路面临的严峻形势还缺乏危机感,“铁老大”思想依然存在,等货上门的“坐商”和“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货运改革和营销宣传、教育,并在基层站段成立了营销科,但是营销机构力量较弱,营销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营销科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抓计划、保任务,上级决策下级执行,遇到问题找上级解决,不注重研究分析市场,不能以市场为主体制定营销策略,缺乏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营销科的实际功能。再者,基层货运人员一直接受传统业务教育,了解、熟悉计划经济体制货运生产过程,而严重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市场竞争能力,采取现代化方式处理信息的意识淡薄、能力缺乏,信息流通手段落后,无法为迅速决策提供可靠支持。(二)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琐。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杂,多窗口、多层次的受理承运程序严重阻碍了铁路货运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托运人要发一车货物,从报批计划、受理运单、组织进货到配车、装车,不仅周期长,而且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行。这种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对货物运输的要求。同时,由于铁路货运还要受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政令的制约,使得铁路货物受理承运时运输限制很多。而公路、航空和水路为适应市场要求早已改变了这种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的繁琐手续。尤其是公路运输,只要不是违法的货物,货主就可以只交定金、立即签约、到后付款。一批货物从受理到承运最快只需要10多分钟。(三)收费繁多使铁路失去了优势。当前,依附于铁路货运的乱收费问题还相当严重。主要是收费项目过多。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价外收费仍然存在。不仅运输主业收,“多经”、“集经”也收;不仅铁路自己收,还代其他部门收。服务少、收费高的现象对铁路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首先,过多的收费项目和过高的收费水平,使铁路失去了低运价的优势;其次,引发了货主对铁路的不满情绪,损害了铁路的声誉,给铁路在运输市场的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四)货运规章体系不完善。铁路现行的货运规章体系已不能满足目前运输市场高效快捷的需求,不少规章、制度存在着片面性、繁琐性,制度过多过死,制约了铁路货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以运输合同为例,按照《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整车大宗货物以要车计划表作为运输合同,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可以货物运单作为运输合同,但是不管是要车计划表还是货物运单中除要求托运人提出运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