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二则》教学设计纪昌学射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刺、纪昌、妻子、绑住、穿梭、虱子、注视、竟然、百发百中、聚精会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有关词句及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想法,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4、体会练好基本功及决心、恒心、毅力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领悟故事中所阐明的道理。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纪昌学射的决心、恒心、毅力。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录像、课前故事图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此环节安排在课前5分钟进行)此故事是纪昌学射的原因。一是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增加对课文人物的兴趣;二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更好地体会、理解纪昌为什么能坚持五年苦练眼力的决心和恒心作好铺垫。二、板书课题,读准课题。三、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自由读文,画出字词。2、检查生字词语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讲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五、细读品读,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纪昌为什么要练眼力?飞卫师父是怎么说的?(出示飞卫的话,理解飞卫的话)2、听了师父的话,纪昌是怎样做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画出来。(出示纪昌练习的句子)3、播放视频,认识织布机和梭子。4、简单感受一下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的感受。5、创设情境,通过纪昌的妻子、邻居等不同角色的劝说,深入体会纪昌练眼力的艰辛和刻苦学习的决心。6、理解“相当到家”一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纪昌练得相当到家了,这样就可以去学习开弓射箭了吗?师父怎么说?2、听了师傅的话,纪昌又是怎么做的?3、比较句子: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然后站在虱子旁边,看着它。4、抓住“竟然”,进一步感受纪昌把虱子看得像车轮那么大的非凡成就。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纪昌的敬佩和赞叹。三、总结拓展,揭示寓意。1、纪昌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距今两千多年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纪昌”,他们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呢?2、出示图片:达芬奇和他的画、刘翔与孙海平。介绍他们苦练基本功的故事。3、引用名言警句进行拓展延伸。板书设计:29纪昌学射刻苦学习决心1练眼力百发百中坚持不懈恒心【设计说明】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学苦练的纪昌。特别是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如:练习眼力的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这几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的可贵品质。寓言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寓意。这则寓言内容短小精炼,似乎思想性比工具性更强。那么,怎样把这样一篇课文上出语文味来呢?我们认为要以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就要引导孩子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文实践。本次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已经感知的故事内容入手,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并通过朗读指导与评价感知人物形象,领悟故事中所阐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