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1.前言SL36-2006《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第4.5条明确规定:“焊接前应根据焊接方法、母材的焊接性、结构特点、使用要求、设计要求设备能力、施工环境拟定焊接工艺方案,并按GB/T19866-2005/ISO15607:2003《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新国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由于GB/T19866-2005等焊接工艺评定新国标是2006年颁布的(与IS0国际标准相同)且是由几个标准组成,采用时要进行选择。目前有些单位反映,采用新国标时有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工艺评定新国标加以介绍,以利于正确采用。过去没有统一的焊接工艺评定国家标准,只是各部门有各自不完全相同的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或产品规范中也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的具体规定,这使企业在从事相同的焊接工作时,有时要进行重复的工作(从焊接技术方面分析,这种重复是没有必要的)。预计今后除少数产品有特殊要求外,多数情况会逐渐地统一于国家标准。新国标与国际标准接轨,与ISO标准是等同的,所以在涉外的焊接工作中与国外工程将有共同的标准或容易被认可的标准。这对企业也是有利的。新国标中有些表达方式与我们过去的习惯可能有些不同,所以有人可能感到困难,下面介绍中力争予以说明。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本文不对焊接工艺评定新国标进行系统介绍,以避免重复。这里只对一些要点和容易产生争议之处加以说明或解释。2.GB/T19866-2005/ISO15607-2003《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1)关于术语①焊接工艺预规程(pWPS):这是一个新术语,其定义是“待评定的焊接工艺规程(WPS)”。过去有不同的称谓,例如“焊接工艺方案”、“初步的焊接工艺”等,但“焊接工艺预规程”的称谓更准确,不会与其它含义混淆,也有利于在用词上与国际标准统一。②缺欠(imperfection):该术语的定义为“在焊接接头中因焊接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诸如裂纹、未焊透、气孔、夹渣等”。③为何此含义过去用的术语为“缺陷”,而现在又改为“缺欠”了?“缺陷”这一术语还是存在的,例如: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GB/T6417.1-2005/ISO6520-1:1998《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和说明》中“焊接缺陷(weldingdefect)”定义为“超过规定值的缺欠”。而在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以及相应的ISO标准中,缺陷(defect)的定义为“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并在其注1中强调:“区分缺陷与不合格的概念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其中有法律内涵,特别是与产品责任问题有关。因此,术语缺陷应慎用”。所以在近年的中国和ISO的焊接标准中多用“缺欠(imperfection)”这一术语。(2)焊接生产之前是否都要进行工艺评定?是的,对于产品制造和安装,在正式焊接工作开始之前都应该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即是要评估焊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应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制造商在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基础上编制焊接工艺规程(WPS),并按此进行焊接生产。若不符合要求,应修改工艺评定预规程(pWPS)重新进行评定。(3)按新国标的规定,焊接工艺评定有几种评定方法?新国标规定,共有五种评定方法,即:焊接工艺评定试验(GB/T19869.1“钢镍及镍合金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材料试验(GB/T19868.1“基于试验焊接材料的工艺评定”)、焊接经验(GB/T19868.2“基于焊接经验的工艺评定”)、第4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4页标准焊接规程(GB/T19868.3“基于标准焊接规程的工艺评定”)和预生产焊接试验(GB/T19868.4“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等五种评定方法。进行工艺评定时,根据产品或工程需要及制造商(承包商)的实际,由制造或安装单位选择其中的一种评定方法(注1)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注1: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产品要求按19869.1进行标准式样的工艺评定试验时,若同时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