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研究体系1.研究范围主要针对当前国内典型的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酒店与大型商业之间的设计关联与业态关联。2.研究目标(1)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进行归纳性总结(2)酒店设计总结(3)商业与酒店的协调设计(建筑设计、业态设计)(4)收集50例典型城市综合体中案例,就其中规模、商业面积、酒店面积之间的比例进行指标分析与总结;(5)收集并分析10个国内主要城市综合体案例(带酒店)详细分析流线组织过程;(6)总结城市综合体中商业与酒店之间相互协调的框架要点。3.研究方法(1)案例解析(2)归纳总结4.购物中心分类(1)社区型购物中心(3-5万平方米,2-4层,主力店含超市卖场)(2)区域型购物中心(15-30万平方米,3-5层,主力店含百货、超市、家电卖场)(3)百货型购物中心(5-8万平方米,6-8层,主力店含百货)(4)主题型购物中心(8-12万平方米,8-12层,主力店含专业店、餐饮娱乐)(5)综合体型购物中心(12-18万平方米,6-8层,主力店含百货、超市、专业店)5.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成功的决定要素(1)选址和商业定位策划是否正确(2)业态业种的设计和配置是否合理(3)总体规划布局是否合理(4)内部水平流线是否合理(5)垂直交通是否流畅合理(6)停车设施是否充足、便利,交通组织是否合理(7)层数、层高、冷热源和机电设备等技术条件是否合理(8)建筑和空间是否尺度宜人,富于个性和精致外观是否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吸引人(9)广场景观、夜景照明、室内环境、照明和背景音乐等是否优美、精致、符合商业特点和个性化(10)服务流线、货物流线、垃圾流线是否合理(11)导向系统、商业标识系统、广告系统是否清晰合理第二章购物中心设计体系1.基地与总平面1.1选址1.2基地1.2.1主、次要人行出入口1.2.2车库出入口,停车与商业关系及通行方式,临时停车位设置1.2.3车位数1.2.4货运出入口,货物流线,重点关注主力店、大型餐饮、酒店等有大量供货需求业态2.商业设计2.1柱网布置2.2层高确定2.3交通组织2.4外部交通流线2.5内部交通流线3.室内商业街3.1总体规划形态(十、T、Y、一)3.2合理长度3.3合理宽度(中间有休息座椅、无休息座椅)3.4合理高度(人体尺度中庭、超尺度中庭)3.5视觉组织(一楼仰视高楼层的广告位的合理视角)3.6业态布置节奏4.室外商业街4.1街道、各层走廊通道、广场尺寸4.2通道间节点距离、大小,步行时间5.中庭5.1数量、位置5.2尺度、尺寸5.3间距5.4竖向交通布置(自动扶梯、电梯的空间关系)5.5总体高度、高宽比5.6视线焦点设置;5.7流线组织5.8活动组织6.自动扶梯6.1商业规模与扶梯数量比例6.2扶梯与升降梯的空间关系6.3自动扶梯合理间距7.商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7.1土地的高强度开发7.1.1用足底商、用足建筑密度7.1.2争取最大的商业展示面、延展面7.2便捷的外部交通诱导7.2.1实现公交车站,地铁站与项目地块的零距离互动7.2.2运用各种手法将人流快捷引入内部步道体系7.2.3有机组织各个内部环流之间的衔接空间7.3高效的内部人流组织7.3.1商业的道路不是用来“走”的,而是用来“逛”的7.3.2商业做的是人流而不单单是交通7.4重估楼层价值体系7.4.1二层及以上铺面层高设计7.4.2二层及以上步道平台设计7.4.3利用特殊交通方式拉动竖向人流(喷淋式交通)7.4.4垂直楼面租金效益的重新分配7.5创造高附加值空间7.5.1挖掘独幢商业潜力7.5.2创造高体验性空间7.6商业建筑本身就是广告系统7.6.1充分挖掘商业美学价值与广告标识的传媒作用7.6.2创造独特的形象标志系统,强化商业品牌认知7.6.3注重广告体系与建筑形象的一体化、协调性7.7延续地方文脉,提升商业文化品质7.8设计具有社区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8.业态规划8.1主力店、次主力店、品牌店的比例分布8.2零售、餐饮、娱乐的分布规律8.3按类型预测各业态占地比和建筑面积比第三章酒店设计1.酒店的基本市场分类1.1按照位置分类郊区酒店、市区酒店、机场车站酒店1.2按照服务内容和服务设施分类城市酒店、主题酒店、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度假康乐酒店、本次探讨主要围绕城市酒店和主题酒店,研究综合体中的商业与酒店配置。1.3按照品质等级分类豪华酒店、中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城市酒店普遍面临容量大,用地小,复杂程度高等多重矛盾,同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