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2010年的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办好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创建海峡西岸教育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一、精心谋划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1.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组织专门工作小组调研和制定我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教育规划,认真研究我市教育现代化指标,扩大教育规模,完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的产出功能,加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在制订教育中长期规划过程中,要做到发扬民主,问需于民,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企盼和需求,深入分析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矛盾,问计于民,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举全社会之力,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各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2.认真研究海峡西岸教育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新一轮教育事业发展,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龙头示范作用奠定基础。二、坚定不移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3.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尽快形成城乡教育同标准、一体化发展格局。4.在农村中小学合格校评估基础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学籍管理尤其是民办中小学管理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以养成教育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5.支持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整合、结对子等方式形成办学共同体,采取结对子、办分校和合作校、城乡支教等形式扶持农村薄弱学校,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配齐配足农村学校教师,开齐开足农村学校课程,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7.进一步挖潜扩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加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力度,完善入学政策,扩大入学比例,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8.深入调研,进一步深化中考中招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导向,切实维护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加强对2010年中招政策的宣传、指导、监督;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探索小学招生改革,完善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制度。三、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9.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实践研究,组织研讨核心价值体系学科渗透方案,研发校本德育课程,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10.紧紧围绕“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成为全国示范”的目标,组织后进生帮教小组和学生网络行为辅导小组,开展校风校纪专项检查,认真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细则,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进一步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网络。1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心理必修课,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及预防。1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专项督察,发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13.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将减负提质落到实处,继续严禁节假日和寒暑假的集体补课,做到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创新教学和考试方式,适当降低课程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潜能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摆脱厌学心理,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脱出来,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14.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抓好田径、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具有厦门特色的运动项目,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学校体育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