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DAILYE-mail:aic@anbound.com.cn订购热线:010-96096712010-67686761服务热线:010-96096712(北京)021-62488666(上海)0755-82903344(深圳)028-85562096(成都)分析专栏:“中等收入国家”这顶帽子不是好戴的“中国制造”价格明年将由暗涨变为明涨_____________________3政府将努力在2010年建成统一开放的粮市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鼓励军工企业向民用装备制造领域延伸__________________3国房景气指数连创新高表明国内楼市持续升温________________4发改委所属公司居然敢打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资金的主意_________4中亚和中国投资192亿美元联合开通新“丝绸之路”___________4全国首例民营钢铁企业的跨地域重组不久将出现_______________5审计暴露出的中央部委违规资金相当于“巧取豪夺”___________5“友邦”施压,邮政市场全面开放有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财政部将收缴试点央企2006年红利170亿元_________________6煤炭企业经营现在是“煤与非煤并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房价股价地价对赌的结局会是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标普预期五年内国内地产商将被淘汰25%____________________7标准普尔开始对中国企业提示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高盛预测油价或许上每桶90美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俄罗斯新兴富豪兴起对华投资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析专栏〗【“中等收入国家”这顶帽子不是好戴的】十七大召开在即,对中国经济过去的成就进行回顾,是情理之中的事。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统计局报告称,自2003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2003-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也连升两位居于第4位。2002年我国GDP达120333亿元,2006年达210871亿元,突破20万亿元,年均增加22635亿元。2005年和2006年,我国GDP连超法国和英国,跃居第4位。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3.9%、37%和71.8%,到2006年已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20%、60.6%和91.3%。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也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6年提高到5.5%。统计局报告称,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继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后,在四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排名也由2002年的第1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29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对于一向强调韬光养晦、不喜出头的中国政府,这次主动地把“中等收入国家”的帽子戴到自己头上,是一件很有象征意义的事。从宣扬发展成就来看,“中等收入国家”是一个不错的称号,它意味着中国已经摆脱了贫穷的、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国际梯队。在外界看来,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敢于承认自己的发展成绩,还代表了中国未来进一步崛起的雄心。不过,这顶帽子并不好戴。首先,国际社会将会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过去多年,中国威胁论在多个领域存在变体,中国经济近年的快速增长也引来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之后的担忧。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官方多半回避经济总量,而拿人均国民收入数字太低来进行解释和澄清。但在中国自认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阵营之后,人均收入太低的挡箭牌就无法再用了。其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会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最典型的是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责任。《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的协议只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要求,而中国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而免于承担责任。在第一阶段协议于2012年到期之后,中国极有可能作为一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而被纳入“监管”。如果中国这时候再戴着“中等收入国家”的帽子,会被要求得更多。此外,在其他国际合作场合,中国也会因为经济实力的不同而被要求承担更多。第三,中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代价。中国应该思考,在中等收入的背后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很多,比如数量巨大的低收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