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公平对待德阳市第一小学校张琴作为一名老师,整日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以及大班额的学生,其中的辛苦自然不言而喻。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是在面对班上调皮捣蛋或是成绩滞后的孩子来说,我们可能会少了那么一点点的耐心,经常不容他们将话说完便提前下了结论。但通过那一次事情后,我知道,自己真的不能再这样处理事情,不能再这样面对“后进生”了......记得有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班上一位各方面表现都挺不错的女孩子带着哭腔来找我,她说:“老师,刚才我同桌打我!”说着,还撸起袖子让我看她那已被拧得通红的手腕。顿时,我有些生气,立刻叫人把她的同桌——那个平时就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叫了过来。我本想张口就开始批评,但觉得又似乎有些不妥,根本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便静下心来,仔细询问了他们事发的原因以及经过。后来才得知,原来刚好下课时,表现不错的女孩子把自己同桌心爱的课外书给弄破了,虽然她也是不小心,但就是不肯认错,不肯承担其中的责任,还对同桌恶言相向。男孩子当然心里不服气,就把女孩儿给打了。了解了情况后,我心里一阵“窃喜”:幸好自己刚才没那么武断!如果刚才自己不问青红皂白就把男孩儿给批评一通,那他心里会多么难过啊!对于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他以后是会多么的不信任啊!“两个孩子都有错,各自又分别错在哪里呢?我应该怎样处置他们呢?不能因为她是优生我就倾向于她,当然更不能因为他是后进生我就怠慢于他!或许正好可以用这件事来教育其他的同学!”我的脑子里又迅速地闪现出一连串的问题。对!这不正是教育学生的好机会吗?我绝对不能因为女生的成绩优异就袒护她,更不能因为男生的调皮捣蛋就鄙视他,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问题,才能给全班孩子以正面地教育,才能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矛盾与问题。说做就做,我让两位孩子心平气和地回到班上,不要再为刚才的事而争论甚至打闹。第二节课上,我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刚才的小事讲给了全班同学听,当然故事中主人公的姓名也隐去了。大家听得很认真,讲完后,我让同学们积极发言,让他们帮老师来分析:到底是谁对谁错。没想到,大家把两个孩子的错误都找了出来。听着听着,故事里真正的主人公脸红了,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我也知道:今天的教育目的达到了!从这件事情后,我更加清楚地明白“教书育人”里更加深层次的意义,也越发感觉班主任的职责是多么的神圣与重要——如果对孩子间的事情稍微有一点偏袒,有一点私心杂念,处理方式有一点简单粗暴,那结果肯定会是别一番景象。对优生如此,对处于“灰色地带”的平凡孩子和班集体中的后进生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内心,更渴求温暖,更渴望公正,更渴盼老师的关怀与呵护。走近孩子,俯下我的身子,学会倾听他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声音,我想,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