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深入推进基层组织调研报告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切实解决我乡基层组织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集中教育整顿工作打好基础,我乡紧紧围绕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这一主题藏区工作思路,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三分类三升级”、“1+6”等活动。按照县委的要求,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谈话、进村入户调查等形式,对全乡16个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总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村级党组织缺乏战斗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部分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党员干部合力较弱、能力不强,对农村工作的要求难以适应。一是党员干部文化程度低,甚至不能用汉语言与外界交流,更谈不上工作方式方法;大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信教”观念严重,一切事务都按照“佛教至上”来处理;缺乏服务群众的意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较少;模糊的党性意识、错误的党的认知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部分党员抱着“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交上两毛钱,无所谓党员不党员”的错误态度,觉得党员没有相关好处还要缴纳党费,甚至存有“干脆退党当一般老百姓”的想法。二是村级后备干部匮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大多数能人纷纷离开土地、离开村屯,从事非农业生产,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择业,-1-出现了干部“难选”、“难找”、“难培养”的“三难”现象,个别村难以培养选拔出合适的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趋向老化,全乡45岁以上的党员占74%,16个村大部分村书记年龄超过50岁,甚至有5个村支部书记兼任村长一职。三是农村党组织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规章制度落实困难,甚至流于形式。虽然有制度、有规定,却难以落到实处;党内生活不正常。虽然新修了村民活动室、村级图书馆,但长期不第1页共17页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不组织群众学习,干群联系少。2、乡村干部缺乏影响力我们党在藏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在于脱离人民群众,在群众当中没有相应的威信。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部分乡村领导干部不愿做群众工作,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对农牧民群众缺乏感情,平时不联系群众,工作不依靠群众,思想不贴近群众,忽视群众工作;有的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旧法不管用,新法不会用,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有的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决策办事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作风不民主,处事不公道。3、农民群众没有向心力干部工作作风漂浮、脱离群众是造成群众没有向心力的主要原因。一些干部下乡经常车来车往,蜻蜓点水,存在干部不认识群众,群众也认不到干部。甚至有的干部把群众工作作为负担,觉得群众素质低打交道麻烦,看见群众来就头痛。遇到事就酥手无策,举措失当,驾驭不住局面。一旦为群众做了点应该做的事就大肆宣传,自以为是。群众形象地说。交通便利了,干部离群众反而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和群众的交流反而更难了;干部文化水平高了,群众工作水平反而降低了。二、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1、提高党组织自身“质量”,增强吸引力党组织自身的“质量”,就是党组织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提高党组织自身的“质量”,必须抓好自身的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这两个重点。首先,要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只有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凝聚群众的力量。一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一个坚强的堡垒。二要加强工作作风建第2页共17页设,教育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联系群众之风,大兴团结协作之风,大兴为民谋利之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三要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教育每个党员警钟常鸣,常怀律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