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创建工作汇报材料5篇向阳镇创建省级“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工作汇报向阳镇位于成都平原北部,全镇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万人,城镇化率38%,总耕地面积3万亩,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1980年4月,向阳因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级建制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乡”。2011年向阳镇在我市18个乡镇中率先实现税收过亿元目标,税收入库实现1.13亿元。2011年,我镇申报创建省级“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镇”工程,为全面实现创建目标,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改善向阳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增强向阳综合竞争实力的发展工程,塑造向阳形象的管理工程,检验向阳干部执政为民的作风工程”来抓。通过加大宣传、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等方式,先后投入环境整治资金2685万元。特别是今年以来,我镇把“生态广汉”、“文明广汉”作为环境整治的主题,突出“城市化、文明化、工业化、优美化”四大特色,通过集中精力建机制、夯基础、求突破、促发展,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科学规划、突出亮点。一是集中规划工业区。2009年,我镇被XX县区列入“一城两区六镇”进行重点打造,大件路以XX县区域全部被纳入四1川广汉经济开发区规划。为此,我镇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思路,就我镇的发展规划与开发区规划进行充分衔接,编制了《向阳镇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向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继续巩固“工业强镇”的优势,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突出了向阳独有的特色。将广木路以北、大件路以西与宝成铁路以东1500亩土地规划为以电气及冶金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中小工业集中区,将广木路沿线青月村、同兴村区第1页共7页域1470亩土地规划为以建材包装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集中带,并按照规划以“四通一平”(即道路、供电、供气、给排水“通”及场地“平”)的标准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我镇工业区的环境面貌,促进了工业企业提档升级,扭转了“遍地开花”和“散、乱、差”的状况。目前,两个工业区已经入驻企业51户,2012年将实现建成率60%,成为推动我镇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二是将改善人居环境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镇以开发区征地拆迁安置为突破口,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建成了张化安置小区、聚合安置小区和江南安置小区,已入住1440余户4300余人,部分小区的二期安置房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目前,小区的物业、商业、环境等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配套,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小区内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安置群众一举从农村人转变为城镇人,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都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2三是打造以老广兴片区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集中带。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投入对农业区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为夯实创建基础,我镇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组织,统一领导、加强协调,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搭建了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是成立了“五十百千示范镇”创建工程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及督导小组。将集镇建成区2.3平方公里和农村15个村分片区,由党政领导挂帅指挥,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由镇机关干部和村社干部分片承包重点路段区域,责任明确到人。以集镇整治为重点,镇机关干部分成广告规范、摆放有序、绿化管理、清洁卫生、市场管理、宣传动员共6个工作组,重要节点整治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分管领导,使环境整治成为了每个机关干部的日常性工作,由部门负责人带头、分管领导负责、镇长书记总协调督促,实现了“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不留死角、全面覆盖”,收到了事半功倍第2页共7页的效果。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兑现奖惩。镇完善了城管中队,由机关干部兼任中队长和副中队长,负责对全镇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各村(社区、居委会)与政府签订目3标责任书,按照责任书的要求每月进行考核打分,作为给予整治经费补助的依据,充分体现出奖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