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检验等简单任务的方案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2023新课标卷,T11;2023辽宁,T4;2023湖南,T7;2022全国乙,T9;2022广东,T4、T18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溶液性质发生变化。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基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物质性质)进行简单的分离、检验等实验设计与操作;在水溶液和电化学体系中设计实验,实现物质的检验和转化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常在选择题中考查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在非选择题中结合工艺流程、化学实验等考查离子推断、离子检验等。语言描述类离子检验类试题是近年高考的考查热点,应引起考生重视。2.预计2025年高考将会继续在选择题中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考查离子检验和物质鉴别,在非选择题中可能会结合物质的分离、提纯考查离子检验的简单实验方案设计考点离子反应的实际应用离子检验的常见方法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以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沉淀法、气体法和显色法。(1)沉淀法离子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Br-、I-AgNO3溶液和稀HNO3分别产生[1]白色沉淀(AgCl)、[2]浅黄色沉淀(AgBr)、[3]黄色沉淀(AgI)Ag++Cl-AgCl↓Ag++Br-AgBr↓Ag++I-AgI↓SO42-稀盐酸和BaCl2溶液加稀盐酸不产生沉淀,加BaCl2溶液后生成[4]白色Ba2++SO42-BaSO4↓沉淀Fe2+NaOH溶液[5]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6]红褐色沉淀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K3[Fe(CN)6]溶液生成[7]蓝色沉淀Fe2++[Fe(CN)6]3-+K+KFe[Fe(CN)6]↓Fe3+NaOH溶液产生[8]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Al3+NaOH溶液产生[9]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时沉淀[10]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H)4]-Ag+硝酸酸化的NaCl溶液产生[11]白色沉淀Ag++Cl-AgCl↓氨水产生[12]白色沉淀,氨水过量时沉淀[13]溶解Ag++NH3·H2O(少量)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2)气体法离子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NH4+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14]蓝NH4++OH-△NH3↑+H2OCO32-氯化钡溶液、稀硝酸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味气体Ba2++CO32-BaCO3↓BaCO3+2H+Ba2++H2O+CO2↑SO32-氯化钡溶液、盐酸、品红溶液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Ba2++SO32-BaSO3↓BaSO3+2H+Ba2++SO2↑+H2O(3)显色法离子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或说明I-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显[15]蓝色2I-+Cl22Cl-+I2,淀粉遇碘变蓝Fe2+KSCN溶液和氯水滴加KSCN溶液后无变化,再滴加氯水后溶液变为[16]红色2Fe2++Cl22Cl-+2Fe3+Fe3++3SCN-Fe(SCN)3Fe3+KSCN溶液溶液变为[17]红色Fe3++3SCN-Fe(SCN)3Na+、K+、Ca2+Pt丝(或Fe丝)和稀盐酸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18]砖红色1.易错辨析。(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2)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3)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4)向某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存在CO32-。(✕)(6)加入稀硫酸,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存在SO32-。(✕)(7)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检验溶液中FeSO4是否被氧化。(√)(8)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3-的存在。(√)(9)取少量Na2SO3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