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本课学习目标记住:1.戚继光抗倭战役的地点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3.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的名称和签订时间理解:1.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及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日本荷兰俄沙1、迅速纵揽全文,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哪些地方分别受到了哪些国家的侵略?2、列出明清时期典型的三次反侵略斗争。1.戚继光抗倭3.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2.郑成功收复台湾一、戚继光抗倭1.“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2.戚继光抗倭时是我国哪个朝代?3.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阅读教材71页大字,抢答“倭”指日本,“倭寇”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日本海盗、武士和不法商人。明朝中期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东南沿海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福建广东戚继光将军给大家讲故事想象是自己戚继光,给大家讲抗倭小故事1、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4、戚继光个人的决心和才干;2、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5、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3、有其他地方军队的配合;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知识梳理明朝中期东南沿海严重,民族英雄率“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九战九捷,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随后前往剿灭倭寇,倭患平息。倭患戚继光台州福建、广东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祠堂戚继光故里戚继光纪念馆(浙江台州)戚继光抗倭遗址(江苏苏州)如何评价戚继光?学习他的哪些高尚品质?•他和他领导的戚家军经过英勇斗争平息了倭患,抗击了外来侵略,保卫了人民利益,捍卫了祖国的主权,所以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敌人坚决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清代疆域荷兰郑成功(1624.~1662.),原名郑森,福建南安人,出生于日本,7岁回国,南明抗清名将。南明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清军入关之后,不愿随父降清,转战东南沿海一带,以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成为海上抗清的一支劲旅。二、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金门赤嵌城(今台湾台南市南)台湾城(今台湾省安平)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致荷军总督揆一招降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锯,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人,乘船到达夷洲;2、隋炀帝时,三次派人去流求;3、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用所学的史实证明郑成功的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17世纪20年代,侵占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率军队两万多人横渡海峡攻破城和城。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郑成功荷兰1662台湾赤嵌知识梳理此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郑成功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复台复台————郑成功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复台复台————郑成功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康熙帝给郑成功的挽联上联的意思是:清军入关南下,明朝各镇总兵均临难心变,唯有郑成功固守厦门、金门,又挥师北伐,震动东南;下联的意思是:随着清军推进,南明诸王相继覆亡,郑成功仍坚持反清复明,并东征台湾以为据点。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