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人民法院报告材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20xx年,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强力支持和政协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建设幸福长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努力提升司法公正公信。一、不断累积个案公正,倾力助推幸福长春建设201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1007件,审(执)结69843件,结案率86.2%,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01%。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1361件,审(执)结9894件,结案率87.1%,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7.4%。其中,受理刑事案件571件,民商事案件4084件,行政案件114件,执行案件829件,减刑、假释案件4279件,司法辅助等其他案件1484件。(一)依法准确惩治犯罪,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将平安建设融入“五位一体”总布局,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严惩杀人、抢劫、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惩重大环境污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居乐业、碧水蓝天、健康生活的期待。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和政治清明局面的形成。依法严惩网络犯罪,严打由网上到网下传播的破坏力量。依法严惩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妥善审结“中学生砍手”案,判处并执行“3·04”盗车杀婴案罪犯死刑,实现最低限度容忍、最高限度保护。严格证明标准,坚持疑罪从无,防范冤假错案,对1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对5名被告人部分起诉罪名依法不予认定,对23名被告人依法改变起诉定性,对25名被告人因法律、证据发生变化公诉机关撤回起诉,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罪责刑相适应法定原则,适度掌握非监禁刑和减刑、假释比率,扩大社区矫正,减少社会对抗。市中院三名刑事审判法官分别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优秀第1页共8页法官、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刑二庭被评为XX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二)能动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注重司法判决对市场活动的评价、指引和示范功能,制裁违约、引导诚信,鼓励竞争、优化效率。依法审理就业增收、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文化事业发展等案件,确保发展成果公平惠及于民。妥善处理金融改革、民间借贷、企业改制、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等案件,推动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防风险。依法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增值收益,从司法环节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妥善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打造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序衔接体系,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财产权平等保护原则,出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23条意见,开展涉民营经济案件专项治理,联合市工商联对接服务行会商会,成立民商事案件调解中心,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市中院在全省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传统民事案件调解,促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公民品德建设。开展模拟法庭、法律宣讲,健全青少年公民意识和法治人格。坚持个案维权与平等保护相统一,深化法律直通车服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军人军属个体维权与国防安全整体服务相结合,完善法律拥军长效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着力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积极支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进发展,适时发布司法建议书、行政审判白皮书、法律风险论证书,及时通报审判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促进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强化行政和国家赔偿争议实质性化解,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切实解决“案结事不了”问题。正确处理行政裁判与协调的关系,加快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改革,提升行政审判效率。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避免当事人诉讼地位失衡,保障诉权实质平等。围绕“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地铁、快速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协助第2页共8页政府完善征收补偿工作具体操作规则,服务特色城镇化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