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护理干预进展【摘要】吞咽困难是脑梗死后最为常见的一类后遗症,患者的症状程度不一,其表现也各具差异,会对患者的正常饮食产生严重影响,如果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长时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以及引发其它并发症。病理研究表明,由于脑梗死吞咽困难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脑部缺氧及相关部位神经损伤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对于脑梗死吞咽困难的纠正,一方面要积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激活患者机体的细胞因子,促进患者吞咽困难恢复。【关键词】脑梗死;吞咽困难;护理干预脑梗死主要包含脑梗死及脑出血,病因主要为脑部血液供应异常造成缺血、缺氧,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缺血缺氧状态会进一步造成脑缺血性坏死及脑软化,脑梗死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能够得到救治,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依然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偏瘫、吞咽困难障碍等。尤其是吞咽困难,是该病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虽然吞咽困难并不会直接损伤机体健康,但吞咽困难会对患者正常摄入食物饮水产生较大的阻碍,从而使病人的营养物质摄入受到不利影响,使得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无法提升,甚至会造成肺部感染、脱水等严重后果[2][1];另一方面,吞咽困难很容易造成误吸而导致肺炎等并发症,加深了死亡的发生率,而根据临床统计表明,大约有50%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吞咽困难。因此,临床应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早期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积极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是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1脑梗死吞咽困难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吞咽困难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继发症,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从而引起患者吞咽困难,并容易引发呛咳,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造成患者的营养摄入障碍,威胁到患者的恢复,甚至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3]之所以脑梗死后容易发生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患者在发生脑梗死之后,病人的皮质便会出现损伤,如果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在患者的左侧大脑皮质,则会造成患者出现口腔功能障碍以及吞咽困难丧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左侧大脑中前区域遭受到伤害,从而导致了患者表现出吞咽困难丧失,部分患者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口部、颜面作用丧失,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轻微症状的口腔延迟,通常情况下,延迟时间在四秒钟左右,病人会表现出程度较轻的吞咽延迟,延迟时间大约是在两秒至三秒,占比较高的患者群体的吞咽动作表现为正常状态。如果患者的受损部位在右侧,则发生吞咽困难的几率更高,从而引发病人发生程度较轻的,口腔期通过延迟现象,通常情况下,其延迟时间在两秒至三秒时间,吞咽延迟时间大约为四秒左右,因为病人的喉部上抬时间存在延迟情况,因此便很容易出现吞咽的时候出现误吸的情况;其次是皮质下损伤:当患者发生皮质下损伤以后,患者的吞咽通路以及吞咽运动都会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了患者的口腔期时间会出现四秒左右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吞咽启动时间则会延迟在四秒钟左右,其病理特点是是病人无法正常的控制咽喉神经肌肉,因此很容易在吞咽之后发生误吸;再次是脑干损伤:当患者发生脑干损伤,且脑干损伤影响到患者的皮质延髓束、延髓吞咽中枢、舌下神经核、孤束核、三叉神经核团的时候便会造成吞咽困难出现,因脑干卒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分散性特征,因此患者会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吞咽困难。如果患者的损伤类型为脑桥损伤,便会引起程度较重的高张力,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延迟或缺乏症状。2脑梗死吞咽困难的护理2.1积极评估患者吞咽困难病情程度在评估方法上主要对患者的吃饭情况进行观察,例如病人是否自愿吃饭、饭食摄入的数量、饮食环境等,若患者采用鼻饲法则其吞咽困难往往比较重。2.2吞咽困难的干预目前临床干预吞咽困难的方式较多,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合理选择,干预方法主要包括:(1)基础训练,常见的训练方式包括舌头肌肉、嘴唇等吞咽肌肉的功能性训练,这些方式能够针对性的训练相关部位,提高病人的吞咽困难,还可[8][7][6][5]以开展舌头运动、微笑、呼气吹气、嘴唇训练等方式以训练吞咽部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