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主题的产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主人”,倍受父母及爷爷奶奶的关爱,但大多数的幼儿不懂得关心体贴长辈,不理解长辈工作的辛苦及生活的艰辛,为了教育幼儿热爱父母,发扬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于是我们创设了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预设的目标:通过认识自己的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还让幼儿体会到家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幼儿爱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自他人的关爱,并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培养幼儿新尊老爱幼的传统习惯,并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题网络图:环境创设:1、主题墙:我爱我家(1)温馨的一家。我爱我家我的家人我住的家我喜欢我自己电视机妈妈爸爸奶奶爷爷餐具我从哪里来我能干的小手(2)“我爱我家”的调查表。(3)比比谁最棒。2、区域活动。操作区(1)提供操作卡(1~5个大小不等的苹果、点心、玩具等)供幼儿练习排序。(2)提供吃、穿、用等实物卡片,供幼儿进行分类活动。(3)提供自制小衣服,供幼儿练习扣纽扣。美工区(1)提供半圆形有色小图形,供幼儿拼拼贴贴“大家都笑了”。(2)提供废纸,供幼儿剪面条等。(3)提供彩纸,供幼儿折小花、小包等,为妈妈做礼物。(4)提供油泥,供幼儿搓、团、压,为家人做好吃的点心。娃娃家收集各种厨具、餐具、家具、服装及爸、妈用品(如包、钱夹、眼睛、相机等)供娃娃家游戏用。家长工作1、请家长填写问卷调查表。2、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全家照。3、家长给幼儿介绍他小时候的事。说说家人是怎样关心爱护孩子的,特别说说孩子生病、进步时家长的心理感受,让孩子体会家人深深的爱。4、家长适时向幼儿提出要求,教给孩子爱亲人的表现方式,对孩子的爱心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5、家长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是如何评价家长的,适度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重视情感交流。主题活动过程活动一语言活动:我爱爸爸妈妈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3、引导幼儿讲述父母的情况。活动准备:1、每人带一张全家福。2、歌曲《好妈妈》音带。3、心形卡片纸。活动过程:1、播放《好妈妈》的音乐,激发幼儿讲述的愿望。2、请幼儿手拿照片,介绍自己的父母,重点讲述姓名、工作单位、家庭电话及生病时父母是怎样照顾、关心自己的。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在家会做些什么?能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高兴?4、制作爱心卡。活动反思: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幼儿较有兴趣。有的幼儿能把爸爸妈妈的职业说出来,有的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基本说出来。活动二音乐活动:袋鼠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基本。2、组织幼儿两人一组按节拍协调地做蹦跳步。3、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协调一致地做动作。活动准备:了解袋鼠的特征。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小动物模仿动作。2、练声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小铃铛”。3、复习歌表演:小鸭和小鸡,小朋友分角色来表演,最后一句“小鸭”和“小鸡”拥抱在一起。4、老师根据歌词编故事:袋鼠妈妈和小袋鼠。5、学习新歌:(1)老师范唱,提问歌词内容:袋鼠妈妈有个什么?它里面装什么的?(2)启发谈话,了解袋鼠的特征。(3)老师唱歌,幼儿模仿小袋鼠一蹦一跳走路。(4)幼儿随老师唱歌。6、听音乐,组织幼儿两人一组按节拍协调地做蹦跳步。活动反思:幼儿能努力地模仿小袋鼠一蹦一跳走路,感受到袋鼠妈妈和小袋鼠相亲相爱的情感。个别幼儿有时会把歌词搞错,合作做蹦跳步动作有些不协调。活动三社会活动:爷爷奶奶、你们好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对老人说话要有礼貌,热情向老人打招呼。2、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养成尊敬老人,关心照顾老人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音乐《好娃娃》。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说一说,爷爷奶奶在生活中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兄弟姐妹,相信每个人都会关心你,爱你,谁能和老师说一说,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你的?二、出示挂图:1、先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画了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