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翠鸟教学设计VIP免费

翠鸟教学设计_第1页
1/73
翠鸟教学设计_第2页
2/73
翠鸟教学设计_第3页
3/73
翠鸟教学设计翠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翠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翠鸟教学设计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爱护鸟类的意识。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第1页共73页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多媒体(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都对翠鸟产生了很大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指导“翠”的写法:上面是“羽毛”的“羽”,但是少两个钩;底下的一竖出头就行,千万不要写长,写长就把上面两个人分开了,这两个人就不高兴了。)(二)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1.回忆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翠鸟的?(学生反馈;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2.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对照图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检查读文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这一段话主要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生说,师板书)(3)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哪一部分介绍得最详细?(羽毛,出示)翠鸟的羽毛怎么样?(非常鲜艳)(3)联系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4)作者讲翠鸟羽毛的颜色,先总的说颜色鲜艳,这句话既概第2页共73页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具体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这些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名答)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也体现了作者对翠鸟的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相机教学“衬衫”)(5)小结:作者抓住了翠鸟外形上的特点,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突出了翠鸟的美。大家喜欢翠鸟吗?让我们把对翠鸟的喜爱表现在自己的朗读中,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写小动物的外形就有办法了。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导语:从同学们刚才读课文的表情,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大家愿不愿意当翠鸟呢?我们来开展一项角色体验的小活动,老师当记者,同学们当翠鸟,一会我要就一些问题来采访大家。(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a你是怎样飞行的?b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你们是怎样叼鱼的?c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捕鱼的动作吗?(快、敏捷、迅速等)(2)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3)学习“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体会侧面第3页共73页描写。(4)师:你们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那你们捕鱼的本领跟你们的外形关系吗?(指名说翠鸟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导语: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请大家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2)假如你真的是一只翠鸟,你想对我们人类说什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翠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玲、珑、泛、等、待、逃、脱、箭、叼、荡、漾、陡、峭”等13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抓住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翠鸟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