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剂学的历史VIP免费

药剂学的历史_第1页
1/7
药剂学的历史_第2页
2/7
药剂学的历史_第3页
3/7
药剂学的历史药剂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中国很早以前对药品就有“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谚语,其中的“丸散膏丹”指的就是不同的药物制剂剂型。在中国早期的医学和药学著作如《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都有关于药物剂型和疗效关系的记载。中国早期药物的主要剂型有:汤剂、酒剂、饼剂、曲剂、洗浴剂、丸剂、膏剂等不同类型。古代近东地区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遗留下来的,著录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伊伯氏纸草本》是古代近东地区药剂学的重要著作,收录有散剂、膏剂、硬膏剂、丸剂、印模片剂、软膏剂等多种剂型,此外还收录了制剂处方,生产工艺和用途等重要信息。欧洲药剂学起始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罗马籍希腊人,被欧洲各国誉为药剂学鼻祖的格林在他的专著中著录了散剂、丸剂、浸膏剂、溶液剂、酊剂、酒剂,人们称之为格林制剂,其中很多剂型至今仍在一些国家应用。随着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机械文明的发展,大量制药机械产生,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发生巨大的变化,药剂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从原来的药物学中独立出来,同时药剂学的研究范围也突破了格林制剂的范围,不断地扩展。进入二十世纪医学、生命科学和其他相关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药剂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基础理论方面,20世纪50年代,物理化学尤其是非平衡态物理化学的一些理论被应用在药剂学领域,产生了一些药剂学基本理论如药物稳定性理论、溶解理论、流变学、粉体学等,在药物新剂型方面,产生了缓控释制剂、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等新剂型,给药途径也由原来单一的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扩展到了粘膜给药、透皮吸收给药等多种途径;在药物应用方面,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分支学科:临床药学,将原来简单的“医护”概念扩展为配合全程药学监护的“医药护”概念。我国是有5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药剂学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和了解药剂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学习、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促进药剂学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代药剂学是在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很早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述。药材最初的使用方法大多是将新鲜的动植物捣碎使用,以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和便于服用,乃逐渐出现药材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演变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长期的医疗实践,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也不断改进,剂型的种类也逐渐增加。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的中药剂型,至迟在商代已在使用。夏商周时期医书《五十二病方》、《甲乙经》、《山海经》已记载将药材加工制成汤剂、酒剂、洗浴剂、饼剂、曲剂、丸剂、膏剂等剂型使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著作中共收载有栓剂、糖浆剂、洗剂等10余种剂型。两晋、南北朝时期,史藉记载的药学专著已达110种,这时中药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晋代葛洪、唐代孙思邈对中药的理论、加工、剂型、标准等都有专门论述。唐《新修草本》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医药实践的经验,收载药物1892种,剂型近61种,附方11098则,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对世界药学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18世纪的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极大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与中国古代药剂学进程相呼应的欧洲古代药剂学在此时也得到迅速发展。希腊人希波克拉底创立的医药学,希腊医药学家格林奠定的欧洲医药学基础,和由他制备的各种植物药浸出制剂(称为格林制剂,),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终于走出了医生的小诊所和个体生产者的小作坊,进入机械化生产的大工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橡胶硬膏剂等近代剂型的相继出现,标志了药剂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又为药剂学这一门学科的出现建立了理论基础。1847年德国药师莫尔)总结了以往和当时的药剂成果,出版第一本药剂学教科书《药剂工艺学》。这时可以认为药剂学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药剂学的发展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20世纪50~70年代临床药理学、药动学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原来的从体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药剂学的历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