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历代王朝兴衰脉络简明表格版!请收藏好!夏一一商一一西周一一东周(春秋战国)一一秦一一西汉一一东汉一一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一隋一一唐一一五代十国一一北宋一一南宋一一元一一明一一清记忆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1、夏朝(约前21世纪一约前16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兴起原因灭亡原因大禹治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4、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2、商了朝(约前16世纪一约前1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兴盛原因灭亡原因王朝建立者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到武丁时期达到鼎盛。武丁年幼时曾在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3、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3、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一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一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西周末年,周平王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周王朝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兴盛原因灭亡原因周朝鼎盛时期,史称“成康之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4、秦朝(前221年一前206年)兴盛原因灭亡原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始皇帝嬴政建立,灭于秦二世胡亥,共延续15年。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