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提速练12新型化学电源1.(2022福建南平三模)近年来生物质燃料电池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如图是一种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a、b)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作时,电子流动方向为b→aB.理论上每转移4mol电子,消耗葡萄糖30gC.b极反应为O2+2H2O+4e-4OH-D.工作时,OH-由负极向正极迁移2.(2022江苏七市第二次调研)一种锌钒超级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CH3COO)2Zn溶液,电池总反应为Zn+NaV2(PO4)3ZnNaV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b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放电后,负极区c(Zn2+)增大C.充电时,Zn2+向a电极移动D.充电时,b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NaV2(PO4)3+2e-Zn2++NaV2(PO4)323.(2022四川成都二诊)钠离子电池易获取,正负极材料均采用铝箔(可减少铜箔用量),因此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现有一种正极材料为KFe2(CN)6,固体电解质为Na3PS4,负极材料为Na2Ti3O7的钠离子电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KFe2(CN)6中Fe的化合价为+2价、+3价B.放电时,正极可能发生Fe2(CN+e-Fe2(CNC.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经固体电解质到达正极D.充电时,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并且Na+增多4.(2022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六模)某钠-空气水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由钠箔经非水系溶液流向碳纸B.充电时,Na+向正极移动C.放电时,当有0.1mole-通过导线时,则钠箔减重2.3gD.充电时,碳纸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5.(2022江苏南京、盐城二模)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A.电极b为正极B.溶液中H+由电极a区向电极b区迁移C.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SO2-2e-+2H2O4H++SD.电极a消耗SO2与电极b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等6.(2022重庆第三次诊断)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NaBH4+4H2O2NaBO2+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8OH--8e-B+6H2OB.电极B为负极,纳米MnO2层的作用是提高原电池的工作效率C.燃料电池每消耗3molH2O2,理论上通过电路中的电子数为6NAD.燃料电池在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7.(2022四川宜宾二诊)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某高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流方向:锌棒→石墨棒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4C.每生成1molFe(OH)3,消耗Zn的质量为65g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Fe+3e-+4H2OFe(OH)3+5OH-8.(2022福建泉州五模)某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水基Li-CO2二次电池,它由纳米孔Pd膜电极、固体电解质膜等构成,如图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Pd膜作正极B.固体电解质膜可将Li电极与LiCl溶液隔离C.充电时,Pd膜表面发生反应:HCOOH-2e-CO2↑+2H+D.理论上,当消耗7gLi时吸收5.6LCO2(标准状况)9.“一分钟充电完成”的新型铝离子电池,其放电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放电时,石墨为正极B.放电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7AlC+Al-3e-4Al2CC.Al3+在石墨电极中的嵌入和脱出决定该电池的放电效率D.电池充电时,AlC正向石墨电极移动参考答案小题提速练12新型化学电源1.C解析根据题给装置分析可知,a极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说明发生了氧化反应,则a极为负极,b极通入空气,空气中的O2得到电子被还原,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则b极为正极,电子由负极5流向正极,即a→b,A错误;负极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葡萄糖酸(C6H12O7),每消耗1mol葡萄糖转移2mol电子,则理论上每转移4mol电子,消耗2mol葡萄糖,质量为2mol×180g·mol-1=360g,B错误;b极为正极,正极上O2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OH-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错误。2.C解析放电时,Zn失去电子变为Zn2+,a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错误;放电后,负极区c(Zn2+)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故c(Zn2+)不会增大,B错误;充电时,Zn电极为阴极,Zn2+得电子析出,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Zn2+向a电极移动,C正确;充电时,b电极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NaV2(PO4)3-2e-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