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三年模拟一年创新)2016届高考政治第一部分专题一生活与消费(全国通用)A组“双基”测试一、选择题1.(2015·河北衡水中学模拟)2014年中国慈善排行榜4月27日在京揭晓,榜单入榜慈善家311位,捐赠总额约为70.99亿元。该活动以寻找榜样的力量、弘扬现代公益精神为宗旨。富豪们的捐助行为告诉我们()A.财富的使用比创造更有意义B.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C.货币是财富的象征D.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解析A项说法错误,对于财富的创造和使用,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个更为重要;B项说法明显错误;材料重点强调了“捐助”,即钱应该怎么用,要用之有益,C项与题意无关,答案D正确。答案D2.(2014·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3)“驴友”小亮是一名美术教师,在国庆长假云南旅游中,丽江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带上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复制成光碟出售给旅游杂志社。复制的山川美景及风土人情能成为商品,是因为()①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一定是商品②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一定是商品③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④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因而能成为商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①错误,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②错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3.(2015·豫西名校“二练”,1)一段时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引起各方关注。假如2014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6.076,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40%,人民币汇率下跌2%。其他条件不变,则购买一桶国际原油2014年下半年要比上半年()A.多付250.2元人民币B.多付235.75元人民币C.少付235.6元人民币D.少付250.3元人民币解析该题为计算题,考查汇率的有关知识。100×(1-40%)×6.076÷(1-2%)-100×6.076=-235.6(元),故选C。答案C4.(2014·河北石家庄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1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右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M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赢利状态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N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③粮食的价格在N点时需求弹性较大,在M点时需求弹性较小④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是等价交换,M、N点离价值较远,但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企业能否赢利,既与商品价格高低有关,又与企业本身的个别劳动时间有关,生活必需品价格在M点,企业可能赢利,但并不是必然赢利,①观点错误。粮食是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较小,不管是在M点,还是在N点,粮食的需求弹性都较小,③观点错误。②④正确切题,故选D。答案D5.(2013·安徽宿州三模,3)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间最快高铁开车运行时间可在8小时左右,这将给沿途航线民航业带来一定冲击。为应对京广线的挑战,部分航线的机票价格已全线下调,甚至有航空公司主动放弃“京广线”市场,停运部分短途航运线。航空公司这样做的依据是()①价格影响消费②京广线运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③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价值规律④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该题为依据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题肢判断:②本身错误;不选,航空公司主动放弃“京广线”市场,说明京广线运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④本身错误,不选,新高铁全线贯通运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①③本身正确。题干材料中的经济现象说明①③符合题意。答案D6.(2015·山东日照一模,24)右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B.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C.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根据图示,甲乙商品的需求变动呈反向,这表明二者互为替代品;若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乙商品价格降低,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