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调研报告习近平指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近期公路行业接二连三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形势严峻。血的教训必须让我们在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为此,2019年9月18日-10月9日,我做为专管养护生产的副段长,经常深入基层,和基层一线职工谈讨,调研,观察,现场分析,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是根本。一、主要存在问题:(一)、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麻痹侥幸心理。一年来,我们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强调安全工作,并要求大家在工作中“宁可少干一点,不可安全上省略程序”,虽然如此,但还是存在重视不够,意识不强,麻痹侥幸。例如:移动作业不摆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倾倒不扶起、安全标志摆放不规范、油路修补直接不摆或者压路机正作业标志已撤,机械车辆不按规定停驶。图省事,怕麻烦,认为简单的工作,一干就走,不会出事的,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养护生产意识,存在作业区布设不规范、不齐全、不完整的现象,麻痹思想严重,没有认识到其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作业区布设流于形式。然而,事故瞬间就会发生,就那么一两秒。(二)、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责任还不到位。没有把安全大于一切意识深深植于灵魂深处,没有一切从安全出发,站在安全的高度谋划工作,安排部署工作,对安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文件和精神的学习上,安全检查落实工作不到位,没有很好地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并落实好。(三)、管理存在缺陷。隐患排查不及时、走过场、整治也不及时、清单建立不销号;安全考核、教育不扎实,岗位危险源没有具体化、认识不清楚;和劳务工队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后期跟进检查频次少,疏于监管;和路政、交警协同联动流于形式,超限超载车辆治理效果不明显,路面抛洒物多,增加了道路安全隐患和大量额外的工作量。第1页共5页(四)、上路巡查流于形式,存在应付现象。无论是平时、双休节假日还是特殊天气巡查都上路,信息报送也及时,但是巡查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地查看安全隐患点;各班站在特殊天气上路巡查频率不够,没有形成常态化,上路也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把工作做到位。(五)、安全培训没有效果。虽然经常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大会小会讲,但是仅限于机关管理人员、技术干部、班站长的培训,对于一线养护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次数就相对较少,所以存在安全教育断链现象,效果也不好,三分热潮就过了。(六)、没有制度约束,疏于安全检查。安全工作安排了,具体作业现场执行不力,还是旧样子,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检查考核管理制度。(七)、养护工少,生产大忙季节雇佣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存在安全隐患。(八)、甜永高速和银西高铁在建,超限运输车辆多,上下坡淋水造成路面湿滑,冬季防滑保畅常态化,任务重、风险高。(九)、从上到下,安全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造成管理混乱。二、建议:公路养护路工作点多面广,风险系数高,安全生产形势自然复杂多变,因此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指导方针,以公路作业现场标志标牌的摆放规范为基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以安全生产法为基础,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使每一项工作的细节都以规范的形式形成管理制度,把岗位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养管站、每名职工。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生产工作从上而下,人人有责任。同时狠抓制度的落实情况,组织全体职工深入细致的进行学习,要让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要让大家全面深刻的理解,不折不扣的执行,通过制度来约束职工、考核职工、激第2页共5页励职工。切实抓好全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工作,经常深入一线,切实解决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安全工作抓细抓实。真正用制度来管好队伍,用制度来约束每位职工,把养护安全生产工作变成每个人自觉行为,要求养护生产人员必须按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