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送别袁老!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1996年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星。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8117Yuanlongping),以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据此完成1、2题。1.试推断“袁隆平星”位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中A.地月系B.太阳系()C.比邻星系D.河外星系2.下列关于“袁隆平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环绕太阳运动B.它的体积与地球相似C.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D.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裹【解析】1选B,2选A。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袁隆平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星。太阳系中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被称为“小行星主带”,小行星主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环绕太阳公转,因此“袁隆平星”位于太阳系;地月系与主带小行星均环绕太阳公转,两者为并列关系,因此“袁隆平星”并不位于地月系;“袁隆平星”位于太阳系,比邻星系与太阳系并列,因此“袁隆平星”并不位于比邻星系;“袁隆平星”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因此“袁隆平星”并不位于河外星系。第2题,“袁隆平星”属于主带小行星,主带小行星均环绕太阳做公转运动;“袁隆平星”属于主带小行星,而地球属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它的体积远比地球小;“袁隆平星”属于主带小行星,主带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袁隆平星”属于主带小行星,体积质量很小,不可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大气层。下图为某地受某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和最大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1-3.根据图示信息,该天气系统对此地产生的影响是()A.风力不断加大B.气压不断升高C.气温不断降低D.天气变化剧烈4.此天气系统()A.形成江淮地区的伏旱天气B.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D.可能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解析】3选D,4选D。第3题,从图中看,该天气系统使该地风力先变大,后减小;该地气压先降低再升高;从材料中不能判断该地气温的变化;从图示看出,该地经历了强低压、强风天气,天气变化剧烈。第4题,形成江淮地区伏旱天气的是副热带高压,此天气系统为低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图示为强烈气旋过境;从时间看,为秋季,因此强烈气旋可能会带来大风、暴雨天气,一般不会有气温骤降带来的大雪冻害。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某沙丘不同年份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注:2000-2010年)。读图完成5、6题。5.该沙丘的成长速度A.慢—快C.慢—快—慢()B.快—慢D.匀速-2-6.从某年开始,该沙丘由A向B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为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②全球变暖③当地破坏森林植被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5选B,6选B。第5题,从图中看,该沙丘成长相同的体积用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成长速度由快变慢。第6题,沙丘由A向B移动,说明该沙丘活化,形成流动沙丘。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使荒漠化加剧,①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可能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失衡,造成土地荒漠化,④对;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地荒漠化不产生直接影响,②不对;当地较干旱,植被一般为荒漠草原,破坏森林植被行为不常见,③不对。2021年7月21日,长沙市市区普降暴雨,市区大部分涵洞积水,影响人们出行,图1是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设计图,图2为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7、8题。7.图1中左图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A.减少建设成本C.美化城市环境B.阻挡雨水杂物D.防止人为践踏()8.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图1右图)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图2城市中A.①过多C.③过快B.②受阻D.增大④【解析】7选D,8选D。第7题,图1左图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种植池比路面高,主要原因最可能为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建高会增加建设成本。种植池中植物需要水分,不必阻挡雨水。种植池高低,对美化城市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第8题,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如图1右图,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