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QSAEPLTEPE-UTRAN▲EPS、EPC、E-UTRAN、SAE和LTE的技术定义史上最完整的5GNR介绍5G部署选项:一说到“部署选项”这事,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有点“奇葩”。4G系统构架主要包括无线侧(即LTE)和网络侧(SAE),准确点讲,这个4G系统构架在3GPP里叫EPS(EvolvedPacketSystem,演进分组系统),EPS指完整的端到端4G系统,它包括UE(用户设备)、E-UTRAN(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和EPC核心网络(演进的分组核心网)。这个EPS是为移动宽带而设计的。从3G演进到4G,我称之为”整体演进“,即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的EPS整体演进到4G时代。可到了5G我这儿就不一样了,那个3GPP组织把接入网(5GNR)和核心网(5GCore)拆开了,要各自独立演进到5G时代,这是因为5G不仅是为移动宽带设计,它要面向eMBB(曾强型移动宽带)、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和mMTC大规模机器通信三大场景。于是,5GNR、5G核心网、4G核心网和LTE混合搭配,就组成了多种网络部署选项。嗯,主要有这些组合:选项3/3a/3x、7/7a/7x、4/4a为非独立组网(NSA)构架,选项2、5为独立组网(SA)构架。选项3系列:3/3a/3x2017年12月完成的3GPPRelease15NSANR标准正是基于选项3系列。在选项3系列中,UE同时连接到5GNR和4GE-UTRA,控制面锚定于E-UTRA,沿用EPC(4G核心网),即“LTEassisted,EPCConnected”。对于控制面(CP),它完全依赖现有的4G系统——EPSLTES1-MME接口协议和LTERRC协议。但对于用户面(UP),存在变数,这就是选项3系列有3、3a和3x三个子选项的原因。选项3、3a和3x有啥区别呢?选项3选项3其实就是参考3GPPR12的LTE双连接构架在LTE双连接构架中,UE在连接态下可同时使用至少两个不同基站的无线资源(分为主站和从站);双连接引入了”分流承载“的概念,即在PDCP层将数据分流到两个基站,主站用户面的PDCP层负责PDU编号、主从站之间的数据分流和聚合等功能。LTE双连接不同于载波聚合,载波聚合发生于共站部署,而LTE双连接可非共站部署,数据分流和聚合所在的层也不一样。选项3指的是LTE与5GNR的双连接(LTE-NRDC),4G基站(eNB)为主站,5G基站(gNB)为从站。但是,选项3的双连接有一个缺点——受限于LTEPDCP层的处理瓶颈。众所周知5G的最大速率达10-20Gbps,4GLTE的最大速率不过1Gbps,LTEPDCP层原本不是为5G高速率而设计的,因此在选项3中,为了避免4G基站处理能力遭遇瓶颈,就必须对原有4G基站,也就是双连接的主站,进行硬件升级。升级后的4G基站,或者说R15版本的4G基站,叫eLTEeNB,同时,迁移入5G核心网的4G基站也叫eLTEeNB,因为5G核心网引入了新的NAS层,这在后面会讲到。e就是enhanced,增强版的意思。但一定有运营商不愿意对原有的4G基站升级,于是,3GPP就推出了两个"变种”选项一一选项3a和3x。选项3a选项m用户面—劣制此选项3a和选项3的差别在于,选项3中,4G/5G的用户面在4G基站的PDCP层分流和聚合;而在选项3a中,4G和5G的用户面各自直通核心网,仅在控制面锚定于4G基站。你不是嫌升级4G基站麻烦吗,这下我跳过4G基站得了。选项3x选项3x可谓选项3的一面镜子。为了避免选项3中的LTEPDCP层遭遇处理瓶颈其将数据分流和聚合功能迁移到5G基站的PDCP层即NRPDCP层。反正我5G基站的处理能力很强嘛,这下不用担心处理瓶颈的问题了。从目前来看,除了中国运营商,全球很多领先运营商都宣布支持选项3系列,以实现最初的5GNR部署。原因很简单:1)选项3系列利旧4G网络,利于快速部署、抢占市场,而且成本还不高;2)目前5G三大场景中,eMBB是最易实现的,选项3系列可谓是LTEMBB场景的升级版。比如美国运营商,可选择选项3系列,在现有的LTE网络上搭配他们的5G毫米波固定无线。这些运营商对选项3家族的青睐程度可表示为:选项3x>选项3a>选项3。选项3x面向未来,无需对原有的LTE基站升级投资;选项3a简单朴素;至于选项3,由于要对LTE网络再投资,嫌弃它的人比较多一点。可是冲国运营商为啥不爱选项3系列呢?至少目前中国电信已宣布5G采用独立部署方式。因为梦想更大啊!接下来介绍完选项2你就明白了!选项2选项2就是独立组网,一次性将5G核心网和接入网一起”打包“迈进5G时代,与前4G网络少有藕断丝连的瓜葛。选项2L4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