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5·湖南衡阳五校联考)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甲基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以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解析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还需再盖上载玻片进行压片后才可镜检,A错误;健那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B错误;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丙酮等,C正确;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答案C2.(2015·河南洛阳)下列关于生物研究方法及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离各种细胞器以研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B.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C.“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解析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A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应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B“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错误;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D错误。答案B3.(2015·“”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质量监测)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B.给小麦供应14CO2,14C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C.给豚鼠供应18O2,其呼出气体中不含有C18O2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解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合成的原料,RNA的合成是DNA的转录过程,基因表达形成蛋白质包含转录和翻译过程,洋葱根尖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不仅仅发生在分生区细胞中,所以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放射性不仅仅分布在分生区细胞中,A错误;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给小麦供应14CO2,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含有14C葡萄糖,含有14C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形成含有14C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因此14C会出现在线粒体中,B错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水,给豚鼠供应18O2,首先生成含有18O的水,含有18O的水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含有18O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C18O2,C错误;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若存在其他元素,则在R基中,因此,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D正确。答案D4.(2015·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用酒精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苏丹染料不溶于酒精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变化实验用数学模型研究种群的增长规律,不需要另设对照试验解析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用酒精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苏丹染料溶于酒精,A错误;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需要漂洗才能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否则会造成解离过度,无法看到染色体,B错误;制成装片以后,细胞会死亡,无法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变化实验用数学模型研究种群的增长规律,不需要另设对照试验,D正确。答案D5.(2013·泰州模拟)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取长势相同且处于生殖生长时期的棉花植株若干,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作如图所示的处理,结果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科学实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