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三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驾驭系统的学问。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家是什么》是三年级其次学期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极富第1页共59页真情,笔墨不多,却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但耐人寻味。我主要抓住“家是一个充溢亲情的地方”这条主线,通过富翁有别墅却没有家,热拉尔虽然无家可归,但有女儿就有家这两个故事揭示“家”的含义,“家”是一个充溢亲情的地方。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学的:一、气氛渲染,调动情感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设身处地的感受和理解。本文的故事简洁,但真刚要让学生懂却比较难。所以一起先,我通过老师讲故事,协作媒体画面音乐,使他们较快地进入故事情景中。第2页共59页在课后拓展阶段,我联系了今年春运,那场大雪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考验着中国的春运。我们班也有很多外地的小挚友,他们在春节回家的途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加上媒体的宣扬,很多学生是有感受,了解的。所以在课后拓展中,播放春节前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的场面,以及滞留旅客满怀期望的眼神,再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心情。二、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这篇课文生字只有3个,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进行了随机渗透。有几个词语也比较难理解,本课中我采纳多样理解的方式,使学第3页共59页生不知不觉中,到达对课文的认知。如通过出示竹篱茅舍、高堂华屋的图片,使学生直观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通过故事讲解,引读等理解“离散丧生,悲喜交集,辗转数地”,通过提出问题理解“无家可归”。三、反复读文,读中感悟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是我们始终在强调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一起先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找出文中详细描写家是什么的句子。再读读重点小节,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到,理解后第4页共59页再进行反复诵读,回到家是什么。其实这一个句子也贯穿了我整堂语文课的教学,反复出现。加深感悟。通过理解“然而”表示转折的词语朗读带有转折及反问的句子。同时增加了读的形式,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读的爱好,积累语言,感悟道理。四、发挥想象,训练说话语文课应当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畅游在语文天地。复述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父女俩再见面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依据课文目标,让学生想象:将父女俩见面时的第5页共59页情景说详细。以及热拉尔冒着哪些生命危急找寻女儿,感受他为了找到家不顾生命安危。想象富翁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有家体会他的孤独等抓住契机,进行想象和说话训练。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篇2教材简析这个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状况下,靠着对视察到的现象的精确分析和推断,使商人最终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视察、分析推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第6页共59页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非常清晰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依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非常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育细致视察、勤于思索的习惯。教学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觉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引商人找回骆驼。教学目标第7页共59页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培育细致视察与仔细思索的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样发觉这些特点的。重点难点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教学方法教学打算:第8页共59页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题(一)猜谜语今日,老师带来了一只动物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猜猜它的名字(出示谜面)同学们都很聪慧。二、谈话揭题,整体感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