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实践研究【摘要】:阅读影响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是教师的期望。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如何挖掘绘本价值进行有效阅读指导是关键。本文以绘本的选择和利用的误区(教师选择绘本时的拿来主义、教师本身对绘本的不熟悉,导致指导孩子阅读绘本时的盲目性)为出发点,从选好书,挖掘绘本自身魅力;用好书,从头到尾解读绘本;读好书,把握适合的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对绘本阅读实践研究活动进行总结,和大家一起探讨绘本选择和利用的一些观点。一、绘本阅读活动的误区绘本是一种人物简单、主题鲜明、画面清晰、语言优美的阅读材料。里面隐藏着是一个个融情、趣、美为一体的好作品,非常适合幼儿阅读。但是老师们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在绘本的选择和使用中存在“拿来主义”,即教师拿来绘本就用,不去分析年龄特点是否适合,不去理解绘本的语言内涵。还有教师本身对绘本的不熟悉导致孩子阅读绘本时的盲目性,即幼儿把一本书打开,忽地翻到中间、又忽地翻回前面,不仅对绘本损坏率高。这样不仅使绘本阅读没有发挥其优势,也使绘本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误区。误区一:识字朗读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便利用绘本精简的语言,让识字不多的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指认朗读。在识字、朗读的要求的压力下,绘本失去原有的趣味和生动,时间长了,孩子对绘本望而却步。误区二:故事讲述型绘本里藏着一个个优美动听的故事,娓娓道来,含义深刻。一些教师把绘本教学变成了讲故事,翻开每一页,加上自己的情境描述,夸张的语言让孩子的自主阅读变成了老师的单口相声,也拉开了孩子与绘本的距离。误区三:提问解答型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情节复杂,并且有经久不衰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在一连串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这样做对不对?”“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的追问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蒸发。误区四:无指导阅读型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师本着“让孩子自主阅读”的理念,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纯粹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孩子自主,不启发、不质疑、不点拨、不指导,使孩子徘徊在迷茫中,没有获得阅读的技巧,效率低下。分析以上出现的误区,究其原因是教师对绘本的魅力认识不够、对怎样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缺乏经验。为此我们展开了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有关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二、绘本选择和利用的实践研究(一)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选好书,发挥绘本自身魅力。一个好的绘本不仅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一个好的绘本不仅绘本画面精美,而且富有内涵。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选书举足轻重,为此我们确立了自己的选书标准是:1、主题鲜明,利于理解接受任何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一个主题,这些主题大都非常适合引导孩子建立生活的能力和健康的心态。绘本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友情、亲情、勇气、挑战,生命、尊严……绘本透过丰富的情节来吸引幼儿兴趣,让幼儿乐此不疲。2、教育内隐,利于深化教育绘本里藏着故事,故事里有形形色色的主人公,优美的图画和简练的文字描述着他们的友谊、爱、欢乐和忧伤,里面总是隐藏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读完后也总是发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3、悬念叠出,利于思维操练在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有许多起、承、转、合的变化,合理的利用故事情节中的转折、悬念,感受绘本设计中的奇妙,有趣,还可以调动幼儿的经验进行想像拓展思维。以上是我们选择绘本的标准,当然,当我们把绘本推荐给孩子时,还会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现状和兴趣爱好。(二)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用好书,揭开绘本隐藏的秘密选书是基础,用书是关键。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封底,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很多精美的图画。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我们提倡带着孩子从头到尾读绘本。1、观察封面,猜测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