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旧知识一、复习旧知识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环境、情节1、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环境、情节(1)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来自于作者的虚构,这种虚构又往往借助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2)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选自《野草》:《藤野先生》选自《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好友与乡邻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完成下列问题:给下列红字注音。阴晦胯下祭祀五行缺土鹁鸪獾猪惘然潺潺恣睢颧骨髀愕然嗤笑瑟索弶寒噤黛瓦楞猹秕谷刺猬huìkuàsìxíngbógūhuānwǎngchánzìsuīquánbìèchīsèjiàngjìndàiléngchábǐwèi竹匾biǎn隔膜mó潮汛xùn我们读小说往往很在意情节,它总是最吸引人。那么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故乡》讲了个什么故事?“我”回故乡处理搬家事务时的种种见闻与感受。1、本文的人物有哪些?哪些是主要人物?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变化及事件的发展,情节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初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有:“我”、宏儿、水生、闰土、杨二嫂。主要人物是:闰土、杨二嫂。文章结构小说按时间顺序,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我”回故乡。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思考以下问题:1、找出文段中关于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2、“我”回故乡的目的是什么?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快速阅读第一部分采用对比阅读:1、比环境;2、比人物;3、比心情。对比学习的作用:根据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对比分析课文,能够让我们抓住小说的情节线索,有利于我们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剖析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阅读要求:1、比环境(20年前,20年后的故乡各是怎样的?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比人物(20年前的闰土、杨二嫂跟20年后的闰土、杨二嫂各是怎样的?)跳读全文,找出闰土的相关语句,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________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的人。示例:从15段“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闰土在他人面前很害羞,在我面前却十分热情大方。从文中18段雪地捕鸟的描述中,我觉得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聪明、天真、富有童趣的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闰土是一个勇敢、活泼的,淳朴、善良的人。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五色的贝壳跳鱼儿西瓜地里的猹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少年闰土是一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