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互联网的天性是降低一切沟通成本,拆掉一切信息藩篱,隐私也不例外。而对于部分互联网公司而言,最值钱的就是用户的隐私,这些信息随时可以售卖变现。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还存在很多漏洞,例如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原本是为保障交易安全而设置,但作为搜集个人信息的机构,假如没有保护好这些信息,反而使人身、财产、个人隐私都不安全了。法律应该对信息搜集作出规定,比如在酒店、银行、房地产公司或者其他相关部门要求客户登记信息时,应对哪些是应该提供的、哪些是不需要的信息作出相应法律规范。一、信息安全背景网络高科技公司通过分析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可以精准推断用户的喜好乃至性格。然而在享受高度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不知不觉间我们也暴露了大量个人隐私。要便利还是要隐私?这真的是一个问题。十年前,美国《纽约客》杂志封面文章曾经说,没人知道电脑前面打字的是一条狗;然而如今,就算是一只狗在玩电脑,也会有人知道你在网络上都干了些什么。“嘿,别转头,说的就是你。”哈佛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1、喜怒哀乐皆为商机事实上,华尔街有炒手利用电脑程序分析全球 3.4 亿微博账户的留言来推断民众情绪,再以 1 到 50 为其打分。同时根据打分的结果,来处理手中数以百万美元的股票。推断原则很简单:假如多数人表现兴奋,那就买入;假如大家的焦虑情绪上升,那就抛售。这一数据分析帮助该炒手当年第一季度获得了 7%的收益率。2、大数据蕴含数百亿金矿据了解,大数据的市场规模将从 2025 年的 32 亿美元成长到 2025年的 169 亿美元,平均年成长率近 40%。IBM 的 CEO 罗睿兰说:“数据将是下一个大的自然资源,将会区分每个行业的胜者与输家。”而这些“数据”值钱的地方主要在于时效。IBM 一项调查指出,2025 年 58%的企业已经将分析技术用于在市场或行业内制造竞争优势,实现业务价值,同比增加了 21%。3、个人隐私无所遁形然而,一些民间机构却担心,企业和机构对这些数据无以复加地利用,可能会侵犯用户隐私。去年国内出现的大规模用户数据泄露,让网民对此也心存疑虑。“用户隐私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使用方法和使用程度的问题。”腾讯 OMG 广告产品部总经理刘曜说,如今人和人之间产生的流量大于文件和文件的流量,这就变得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