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罐子的声音》教案活动目标:1、能大胆参与探索活动,感受带来的快乐。2、能辨别大米、蚕豆、核桃这三种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3、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活动准备:装有米、蚕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活动重点能辨别大米、蚕豆、核桃这三种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活动难点能够和着音乐进行简单的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过程:1、教师摇动手中空罐子,引起幼儿注意教师:听听,罐子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的啊?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东西。二、基本部分1、小魔术吸引幼儿注意。教师:那现在我要来变一个小魔术(将事先准备好的核桃装入罐中,摇动)你们再听一听,有没有声音啊?猜一猜,里面有东西么?2、幼儿选取罐子教师: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宝宝,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罐子宝宝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今天要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哪个罐子宝宝里面是有东西的,你拿一个有东西的罐子宝宝去坐到位置上好吗?赶快来找找。教师:摇一摇你们的罐子宝宝,里面都有东西吗?3、为罐子宝宝分类教师:听一听,你的罐子宝宝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和旁边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来为罐子宝宝找朋友好吗?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了。(1)为第一种罐子宝宝找朋友,坐在一起。教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摇一摇他的罐子宝宝,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你的罐子宝宝和他的是不是好朋友,是好朋友的话就赶紧上来和他站到一起。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坐到一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让一个位置好不好?(2)为第二种罐子宝宝找朋友,坐在一起。教师:他们的朋友已经找到了,现在老师来帮你们找朋友好不好?请你们听听,谁和我是朋友。是我的好朋友的赶快上来,我们坐在一起。(3)为剩下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找朋友。教师:现在请没有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上来,我们一个一个摇一摇手中的罐子宝宝,听听谁是谁的好朋友。哦,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坐在一起。做到一起后把罐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去。4、认识罐中的东西教师(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吗?老师今天在这三个罐子里啊,放了这三样东西。这是什么?米宝宝;还有一种,你看这是什么啊?蚕豆宝宝;还有一种是核桃宝宝。放了这三种东西,你猜猜,谁是核桃宝宝(分别摇动罐子)这是核桃宝宝吗?那这是什么宝宝呢?这个是什么宝宝?5、游戏:警察叔叔红绿灯教师:我们要来做游戏了,是什么游戏呢,我们要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喽。(拿卡片反面红色)警察叔叔拿出这个,红灯,大家都不可以发出声音,警察叔叔翻过来,就你来出声,会不会?先保护好自己的罐子宝宝。眼睛要看仔细哦。(翻一张卡片)谁摇啊?对,是米宝宝,小朋友们真聪明。(翻回卡片)停!(翻过另一张卡片)来看看(幼儿摇)对,(翻过卡片)这样呢?(幼儿停止)(再翻最后一张卡片)现在呢?教师(准备卡片):现在我们开始喽,速度很快的。核桃宝宝摇一摇,米宝宝摇一摇,蚕豆宝宝摇一摇。(两遍游戏)6、配乐游戏现在老师啊请来了一个乐队,乐队的声音也是很快,所以你们的耳朵要听好,眼睛要看好哦。背景音乐为《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三、结束部分老师向幼儿出示装有棉花的罐子,提问,为什么里面有东西,罐子没有发出声音呢?我们下次活动的时候一起来发现这个秘密吧。反思:这个活动是一个探索的活动,但是整体下来,都是我在摆布幼儿,没有给幼儿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总是担心幼儿的能力能不能达到而过于进行干预。在让幼儿听罐子里的声音时,应该用个简单的词语进行概括,比如大米的声音是沙沙的等。讲课中的小技巧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比如为了不让幼儿随便乱动罐子,在介绍罐子里面装有什么东西时,我让幼儿把罐子放在了前面,这样不仅浪费造成幼儿的消极等待,也让课程的环节不够连贯了,通过老师的提示,知道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直接让幼儿把东西放在椅子下面。综合:《罐子的声音》改后教案刘彤彤活动目标:1、能大胆参与探索活动,感受带来的快乐。2、能辨别大米、蚕豆、核桃这三种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3、能够和着音乐进行简单的伴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