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教学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对春天景色细致而又独特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3.学习作者细腻而又独特的观察生活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己身边事物的能力,学会体验生活、表达情感。(教学难点)第一课时1、我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指导: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地方可以向同桌请教。2、两分钟后组长进行分工,练习朗读课文。(5分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得到更多的分数。)认字组词游戏同桌间互考会认字和会写字:先读字,再组词,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教读两遍。5分7分8分9分8分读词语石缝一株播种仇恨掀起盎然弱小啁啾透()()株()()冒()()虽()()线()()渴()()恨()()掀()()盎()()弱()()扩词练习虽然发现感激渴望生机冒出透明冒汗线条可恨盎然幼株掀起否则软弱出现呼唤生命失望弱小欢呼啁啾读一读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说话:我会近义词:感激—感谢渴望渴求–呼唤—呼喊我会反义词:失望希望弱小—强大–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种缝冒虽线渴恨掀盎弱透株冒渴自学指导: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分钟后看谁说得对。)1、试写剩下的8个字。2、把课文读熟。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虽然发现感激渴望生机冒出透明冒汗线条可恨盎然幼株掀起否则软弱出现呼唤生命失望弱小欢呼啁啾1、我能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1、课文中的“我”在天井里是怎样发现春芽的?2、心底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4分钟后汇报交流)①“我”是怎样发现春芽的?用课文里的话来说一说。(学生汇报:“天井的石板缝里,透出一条条蚯蚓似的泥土。这几天来,渐渐地有几株青青的芽冒出土来。”)理解“透出”“蚯蚓似的”。随机练习,照样子说一说:一条条蚯蚓似的泥土:一()()____似的____②发现了春芽,“我”的心底又有了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用2、3自然段来回答。)抓住重点词“感激”来体会作者的心情。用“感激”说话:我从心底感激……是他为我……理解句子“谁能说这不是小天地里的一线生机,一点青青的颜色?”理解“生机”。⑶带着心底的感激,带着欢呼的喜悦,来读一读2、3、4自然段。(指导朗读。)一条条蚯蚓似的泥土:一()()____似的____用“感激”说话。自由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1、发现了青青的芽,发现了春天,“我”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2、没有找到更多的青芽,“我”为什么一点也不失望?(在小组内说一说,3分钟后汇报交流。)(1)新的想法:“我渴望着能出现更多的青芽。”)从“渴望”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体会“我”对春芽的喜爱,对美好春天的向往。)⑵没有找到更多的青芽,为什么一点也不失望?(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文本,寻找答案。“我”一点也不失望,因为冒出的青芽已经让我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因为我知道透出泥土的地方一定会有青芽冒出来;因为我相信在石板底下一定会找到更多的青芽,它们一样地会冒出土来,即使是弯弯曲曲的,也会长大;因为我坚信石板底下也有春天!)⑶读出这种渴望,读出这种坚定的信念。(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10—13自然段:1、“终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查字典理解“盎”“啁啾”的意思。3、在小组内练读最后四个自然段。(5分钟后汇报交流)⒈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美美地读一读。⒉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课文中的“我”从哪些地方找春天?如果我们从身边找春天,你想……说一说,写一写。为举办“春之声”博览会做准备:⑴收集和春天有关的古诗、现代诗歌、图片、歌曲等。⑵自己动手表达春天的作品:我画的画,我写的诗等。春芽发现春芽寻找春芽热爱春天呼唤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