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知能演练场VIP免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知能演练场_第1页
1/7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知能演练场_第2页
2/7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知能演练场_第3页
3/7
第二部分专题七第二讲鉴赏诗歌的语言知能演练场题组一炼字型1.(2010·吉林实验模拟)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答:“”“”参考答案: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跳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一种闲适的心情。3.(2008·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答:“”“”参考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作此诗。“”“”“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以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答:“”“”“”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有带走的意思,说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情趣盎然。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引字较好表达了作者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5.(2010·临川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试分析诗中的敌的表达效果。答:“”“”“”参考答案: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请你分析第二句红叶青山四字的表达效果。答:参考答案: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因为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题组二分析诗眼型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人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8.(2010·景德镇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答:参考答案: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本诗是怀友诗,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从而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7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 知能演练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