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四楼煤矿“干部走动式管理”经验介绍唐总年初在我矿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要加强现场“盲区”管理,要提升干部入井检查隐患的履职能力。对此,矿班子成员结合矿井实际,认真解读、讨论研究,在深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从解决现场管理中的“盲时、盲区”入手,在全矿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中开展干部走动式管理,实行了全时空、全天候、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检查,逐步构建起了现场管理无死角、盲区检查无缺漏的流程管控模式,确保了现场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生产,为安全包保增添了新的内容。我矿干部走动式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纳入计划管理。根据下一月的所有施工地点,矿排定干部走动式管理的区域和需要检查的重点地点与一般地点,并根据各业务科室分管的业务和不同人员的职责范围排定具体的走动式管理区域,并列入当月生产经营计划。2、严格现场记录。各级领导干部在入井前必须到信息站填写走动式管理的区域、地点,到现场必须执行每班两汇报,调度室做好详细记录;每个地点(工作面)都设置走动式管理信息卡,检查结束后要及时填写,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必须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必须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通知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确保实现闭环管理。3、加强盲时管理:分别对带班期间和其他入井期间的走动式管理时间进行了明确,还对特殊时段的进行了走动式管理,比如14:00—18:00,22:00—2:00,6:00—10:00,确保了薄弱时间段的安全监督检查。4、加强盲区管理。走动式管理期间,除了详细掌握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外,要加强“一通三防”、防治水、斜巷运输、顶板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检查,加强对巷道开口、贯通、安装、初采、回撤、过老巷等重点部位的检查。5、注重信息共享。每天及时将当日收到的安全隐患逐项录入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各单位能随时在网上查询相关安全信息,实现了安全管理信息共享。第1页共8页6、严格考核落实。每月6日前由安检科牵头,调度室、监察科参与,对全矿所有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开展干部走动式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井口和职工食堂公示栏内进行公示。每少开展一次干部走动式管理的,扣除当月安全奖100元;每少检查一条问题或未到达规定地点的,扣除当月安全奖50元;特殊时间段未开展干部走动式管理的,每少一次扣除安全奖100元;未对包保区队开展干部走动式管理的,每少一次扣除当月安全奖100元等。干部走动式管理实施以来,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一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深入现场监督检查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关口进一步前移;二是盲时、盲区的安全管理得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精细到了每个地点、每个时段、每一位管理人员,确保了现场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生产。第二篇:干部带班走动式管理干部带班走动式管理九定十二查,五带五拓展李演珍20XX0712一、九定。即定责任、定次数、定线路、定区域、定重点、定时段、定程序、定奖罚、定考核通报讲评。1.定责任。确定每一名干部带班走动式管理的基本责任。2.定次数。一定要体现“厚待职工、严管干部”的理念,对于干部入井次数,不能听任何人说情或者说风凉话,一定要严管干部。煤炭干部分成这样几个层面:决策层、现场管理层、业务技术层。大量的现场管理干部必须到井下工作,一定要学习鄂庄的这种精神,干部下井的次数绝对不能少,次数少了不行。建议各个矿在集团规定次数的基础上,从书记、矿长开始自我加码加次数,自我加压加动力。不加次数、不往井下和现场走动管理,老想当甩手大掌柜的干部终究干不长久。3.定线路。把全矿井下(包括地面)分成若干条线。干部走动管理,每一次去哪一条线要明确。目前的情况看,面和点管得不错,关键在于线。澄合王村矿推行线长负责制,矿上的主管副职担任线长,配业务部门的领导担任副线长,带领下面第2页共8页的干部,明确责任管好每一条线。线长负责制,可以半年一更换或一年一更换,把这条线上所有的问题都揭露出来解决掉。4.定区域。在线长负责制的基础上,设计每个区域的区域长责任制。区域长必须研究解决本区域内的大量问题,比如区域专业团队之间的配合协调,区域之间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