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的行动研究问题的提出:(1).折纸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折纸是一项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益智活动,它源于中国,并长期在中国的土地上广为流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折纸简单易行,变化多样,花费甚少,收益甚大。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经过折、叠、翻、拉等手法,瞬间就把一张张薄纸,变成一个个可爱的动物,一座座漂亮的房子,一件件漂亮的车窗玩具。在这项创造性的劳动中,活跃了孩子们的生活,训练了孩子们的眼和手,刺激了孩子们的大脑和神经的发育,在摆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纸的过程中,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高了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使孩子们从中锻炼提高,成长进步。(2).现代的幼儿园对折纸活动的忽视在改革创新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求洋求新,不惜花高价买一些高档的手工材料,从而忽视了最经济最实惠的纸,一张小小的纸片,可以变成心中百种不同的形状,这是折纸的魅力和乐趣所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上”折纸正是通过手的动作发展了幼儿的智慧,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欢乐。(3).折纸活动促进我园特色的形成,使我园素质教育得到具体落实今天在中国的教育界及至全社会,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园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一方案的研究,优化我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园的素质教育水准,形成我园的特色。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1)课题界定①折纸艺术活动:是以幼儿做做玩玩的形式出现,幼儿用手经过折、叠、压等技能,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求,并借助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改变、组合、分解纸张原来的形状,从而使纸张形成新的形状和形象的活动。②幼儿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的行动研究: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折纸艺术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注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2)理论依据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采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而幼儿通过玩纸,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上”。折纸正是通过手的动作发展了幼儿的智慧,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欢乐。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地、自觉地、建构的实践。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主动学习者。准备如何行动:①按年龄特征设置各年龄段的教学课程目标。②从幼儿兴趣出发,以科学性、严密性为依据,根据折纸技能的难易程度,步骤多少,安排各年龄段的折纸内容。③在实践活动中,寻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开展折纸艺术活动教师指导的效果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动,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是要适宜幼儿,教学内容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折纸教学前要开动脑子,将同种折法的内容放在一起教,这样便于幼儿掌握折纸的技能。通过展示、游戏的平台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折纸成果,把它投入游戏环节,引起幼儿兴趣,感受成功。流程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拟定计划——收集资料——实施活动——调整计划——继续进行活动——考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