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的反馈——《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教学有感新华第四小学:潘习玲在2009年11月,我代表我校参加新华街城东学片的“星光工程”教学技能大赛。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我经历了这节课的备课、上课、反思、修改的整个过程,让我对课堂教学有效的反馈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结合这节课谈谈我的一些体会。案例:我在试教时,由于反馈不到位,教学效果不佳,以下是试教的教学片段:例: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两位数?学生操作后,请一名学生汇报,学生只汇报了一种方法:12、21、13、31、23、32,(确定一个两位数后,再调换位置。)接下来其他的方法全部由老师包办。课后我进行了思考,听取了校长和同事们的意见,认为在摆数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我们应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摆法进行反馈:一是摆不齐,二是摆得乱,三是有规律摆,其中一种是选两个数字摆成两位数,再调换位置,另一个是先确定第一个数字摆在十位,再把剩下的两个数字分别摆在个位,这种方法最优化的。确定思路后,我重新执教这节课。学生摆完后,我有针对性地选取了这四种情况,先出示找不齐的问:“你认为他摆得对吗?”生:“不对,还没找齐。”接着出示找得乱那种,请学生上台摆,学生在台上摆得很乱,问:“这样找比较乱,很容易重复或遗漏,怎样找才能找得又对又快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出示第三种方法,学生摆,老师写,说想法,最后出示第四种。师:“比较最后两种解法,你觉得哪种方法好?”有学生认为第三种好,有的学生认为第四种好。我接着作讲解:“这两种方法都不错,但是如果遇到数字比较多的时候,第三种就会很容易搞错,最佳的办法应该是第四种。”这样的一个反馈过程,我就是根据学生的实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摆法来进行分析,层层深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学生处理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很多老师在处理反馈的时候都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缺少教学机智,对学生出现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反而错失了一些重要的教学资源。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的反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及时性不少课堂教学的反馈是滞后于教学的。当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时,一些错误的认知可能已经在学生脑中根深蒂固,此时要再将这些错误改正过来,不但要花大工夫,而且效果可能也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错误,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进行矫正和补救,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般来说,及时反馈比迟缓反馈效益高,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情况,以利于进一步教学,同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若能及时给予反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之处,以利于进一步的学习。二、代表性教学的反馈最终是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反馈必须要有代表性。所谓教学反馈的代表性,就是指教学反馈总体上要主要围绕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以及教与学方面的具体特点。教学反馈的代表性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目标与任务,为其提供一些准确无误的学习结果方面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有关学习方法训练的目的及要求,为其提供各种学习策略方面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任务及要求,为其多提供拓展其思维空间的发散性方面的反馈信息等。教师要全面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卡壳”的关键,尽量杜绝知识的缺漏。这就要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员参与,全员互动其信息才具有代表性。三、准确性教学反馈首先必须客观真实地表达有关信息,从而表现出应有的准确性。所谓教学反馈的准确性,就是指发出反馈信息者和接受反馈信息者对其信息的理解完全一致。课堂的生成难以预料,当出现突发事件时,教师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