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贺卡【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学会本课“桔、橇、焦、嫉、妒、臃、肿、痴、讶”九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焦急、嫉妒、罢手、臃肿、痴、惊讶、时不时。掌握“不至、期待、以……名义”等词语用法,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等句式造句。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撬、嫉妒、痴、臃肿”等字词并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会用“焦急、十万火急、嫉妒、罢手、臃肿、惊讶、时不时、不至、以……名义”等词造句,能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教学过程】一、词语学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古装片。当有紧急军情时,我们会听到一声情报兵拉着很长的声音,他是怎么说的谁来模仿一下?生:报……。师:好,那这时候我们可以说军情怎么样?用四个字来形容。(教师板书:军情)生:十万火急。师:那就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第一个词语。二、词语例释。1.十万火急:【释义】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示例】军情十万火急,我们得迅速出兵。【近义词】急如星火、迫不及待。【反义词】慢条斯理。2.桔子:桔子是芸香科柑桔亚科某些植物的果实。(写成橘子更为正式一些)现在也有个手机品牌叫做桔子。”。“橘”(jú)和“桔”(jié)都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读jú时,是“橘”的俗字。3.雪橇:雪橇起源于瑞士山地,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国家流行。雪橇最初为木制(这个字也是木字旁),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提示:有狗拉雪橇,圣诞老人的麋鹿拉雪橇。4.焦急:【解释】着急。第21课第1页第1课时焦:1)东西烤黄或烧糊成炭。例如:焦黄、饭焦了。2)指焦炭。例如:炼焦、煤焦。3)姓,如,焦裕禄。组词:焦急、焦灼、焦躁、心焦。【词义】着急。【同义】着急焦虑【反义】平静悠闲【造句】考试没有答完卷他十分焦急。5.嫉妒:注:jídù(注意:很多人念作jìdù,是错误的)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6.罢手:【解释】停止进行;住手。例:不实验成功,决不罢手。7.臃肿:1)肌肉肿胀。如:他的脸显得有些臃肿。2)形容物体粗大笨重。如:3)谓文章、书法等显得笨重呆滞。如:4)指机构庞大,调度不灵。如:8.痴:基本字义1.傻,无知:~人说梦。~钝。~愚。白~。2.精神失常,疯癫:发~。~癫。3.入迷,极度迷恋:~心。~情。9.惊讶:【意思】惊异;惊奇;震惊。【造句】她已司空见惯,从不显得惊讶10.时不时:方言。时时;经常。【例句】战争时期,时不时会有飞机来轰炸。11.不至:【释义】:1.不到。2.不必。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如:无微不至。(双重否定表肯定)【例句】12.期待:期望;等待;期盼。13.以……名义:用……名称或身份。【例句】我以自己的名义捐了一架飞机。【板书设计】桔、橇、焦、嫉、妒、臃、肿、痴、讶焦急、十万火急、嫉妒、罢手、臃肿、惊讶、时不时、不至、以……名义【作业布置】第21课第2页抄写本课词语。【课后反思】雪地贺卡【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方式】听写上节所学词语。【注意】注意上节生字的写法,适当时候可提醒学生字的写法。用生词以及重点词语造句。二、句子学习。1.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我这人好胜心强,不放弃,像是一头狮子,不捕到猎物决不罢休。2.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子写的。第21课第3页第2课时里面有人,熙熙攘攘,都是看热闹的。这是汉语中的流水句,围绕一个中心,把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分别用几个短句来表示。这种表达方式在口语中更为常见。这类举行不要求一定会用,但要求积累、体悟。三、课后练习。P224第一大题。1.A2.A3.A,不选B,本句子里的意思为A,B项: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地步。4.D5.C6.BP225第二大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