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15篇)细细品尝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的视野肯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1鲁迅先生,一位奋斗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这样一位伟人写出的文章,当然也是思维缜密,非常谨慎的。文章中总是非常奇妙地第1页共41页运用那些看起来毫无杀伤力实则充溢火药味的语句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我也总是理解不了某些语句的深层含义。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出了鲁迅先生对自由与美的大自然的酷爱与宠爱,却也看出了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里枯燥死板且又严厉的学习生活非常厌恶。我想,这样封建的教化扼杀了多少儿童天真、和善、活泼的天性啊。不过,或许只是饱含着对当时封建教化的厌恶吧,我信任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老师寿怀鉴先生还是有着极大的敬慕的吧。他是那样亲善博学,总会在读书时非常投入,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虽然对学生很第2页共41页严格,却不会严厉地打骂,顶多是瞪几眼,这在当时的社会下,是多么难得啊!12岁到17岁,相当于一个人的中学至中学阶段,鲁迅先生全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着,这也为他后来那些犀利却有内涵的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想,寿怀鉴老先生也是鲁迅先生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几位人物之一吧。“美女蛇”这一则小故事,应当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抨击,寄予着他希望光明与和善有朝一日能够战胜黑暗的美妙愿望。这则故事与百草园的联系,也让我对百草园里那片长草丛多了一种神奇与担心的感觉。第3页共41页鲁迅先生的宏大与他所付出的贡献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家喻户晓的让我们把这份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这份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永久的传承下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2每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向往好一会儿,时间也好像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妙的童年时间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洁的勾画,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欢乐,甚是打动人心。第4页共41页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欢乐多么华蜜,甚至有点怀疑鲁迅童心未泯。而当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欢乐,而让人觉得是另一种趣味。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鲁迅的话,让人看了,先是一笑。并不是笑鲁迅的无知,而是对他求知的确定和赞许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对怪哉的思虑了。能让人深化其境地去感受这篇文章,我觉得是最大的胜利。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年过半百,可其中流露的感情,是那么真挚,仿佛就在眼前,看在眼里,刻在心里。我想,这不只是第5页共41页因为实有其事,更重的是鲁迅对童年的怀恋和向往。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课堂开小差、保藏爱书、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又有谁的童年没经验过呢?可是,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遗忘?童年,留不住,最终只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人生当然是美妙的,可怎样去感受,怎么去理解这些美妙呢?文章虽然没有提到任何的观念,可是却不禁让人深思,对童年的深思,对人生的深思。或是记忆,或是怀恋,总是美妙的,就算是曾经瑕疵悠悠童年,承载着太多的美妙和思念,我们真应当去好好感受。第6页共41页我再次拿起书读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是走进了百草园,走进了三味书屋,走进了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令我尤其喜爱。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童年的欢乐时间。百草园是欢乐的,那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细致地刻画了百草园的景象,给人一种静态美。“鸣蝉长吟,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直冲云霄……”抓住了动态美。动静结合,描绘了百草园的美妙画面,让人神往。这也正第7页共41页衬托了鲁迅童年的无限乐趣。”“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作者用充溢趣味的语言写出了油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