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公司承建的*******(K2+800〜K3+978.929)位于****境内。路基层采用两层式结构,上基层采用20厚6%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32厚4%水泥稳定砂砾。二、设计要求: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质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32.5级,水泥计量4%〜6%,具体剂量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快硬、早强及变质水泥不能使用。如终凝时间小于6h,可以加入适当的缓凝剂。为减少水泥稳定砂砾的干缩裂缝,应在混合料中加入合适的外加剂。石子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基层6%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50-2006)表6.1.6-1的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龄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3.0〜4.0,顶面验收弯沉值为26.7(0.01)。底基层4%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50-2006)表6.1.6-2的要求,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8%,7d龄期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代表值应不小于3.0,且不大于4.0,验收弯沉值为51.2(0.01)。水泥稳定砂砾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成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层。在铺筑上层稳定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为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性,在铺筑上层稳定层时,宜在下层表面均匀撒布少量水泥。三、施工准备(1)、认真检查成型土基的高程、平整度,核对密实度、回弹模量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处重新施工,同时清除表面杂物;2)、按设计要求备料、洒水闷料;(3)、作好试验选样工作,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石子che必须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4)机械和人员就位。四、施工工艺路面底基层为32水泥稳定砂砾,根据规范要求应分两层铺筑,每层16;基层20水泥稳定砂砾,根据规范要求一层铺筑;施工方法采用混合料场拌、自卸车运输、底基层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基层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一养护一封闭交通。1、松铺系数经施工现场试验段检测,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25。2、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3、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放样1)底基层:对土基层进行检测,表面进行清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在达到规范要求后,恢复道路中线,每10m设一桩,竖曲线、圆曲线区域每2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m〜0.5m处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基层以分隔带为界分左、右两幅摊铺,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2)基层: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底基层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恢复道路中线,检查路面宽度,根据下基层路面宽度放出边桩(边桩应宽出路面0.4m〜0.5m,保证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工作面0.2m〜0.25m和路边压实度)测定出中桩与边桩每个点的高程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che10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水准仪进行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开工。(2)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每天开工前对砂砾料用燃烧法快速测定其天然含水量,然后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3)拌和采用拌合场集中拌合,拌合设备采用一台500型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设计水泥剂量底基层为4%(基层为6%),现场水泥剂量底基层控制在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