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涉及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摄入体内,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本节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也是在回答一个相关的问题“跳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从哪里来呢?”本节课和下一节课“口腔里的变化”都在表现一种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建立联系。消化器官作为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应该得到学生的重视。在对消化器官的学习中,应该将学生引导到认识各部分功能的道路上去。学生通过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可以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食物。不同的消化器官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类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器官,被消化。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简单模拟活动等加深对食道、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特征和功能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结果,愿意合作交流。【教学重点】学生以“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为研究问题,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教学难点】能够将消化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建立联系。【教学准备】PPT课件、苹果、塑料袋、水等(15组)【教学流程】一、利用学生平时熟悉的水果引入新课1.吃下去的苹果到哪里去了?它会经历怎样的旅行呢?2.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吃苹果是学生平时经常在做的事,此设计从这个角度引入新课,有利于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素材去进入本节课学习,降低学习起步难度,也对学生未知的东西去进一步探究,消除学生的疑虑。)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1)提问,你知道苹果去了哪些主要地方?试着在记录单里画一画。(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3)请学生汇报。(过渡:经过预测,自己有了大概的想法,这是不是科学呢?让我们接着跟苹果一次旅行,留意下依次经过了哪些主要场所?)(4)打开课件,依次认识这些消化器官并板书。(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学生进入自己的身体内部,更加身临其境的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加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也明确各消化器官的位置、特点,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老师提问:苹果依次经过这些消化器官,他们究竟怎么样的?有什么功能呢?(1)教师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各消化器官的形状。(2)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呢?(3)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4)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又需要具有什么特征?(过渡:认识完人体消化器官,我们来体验下消化器官是怎样工作的,怎么样?)13.模拟胃的消化作用。4.阅读75页文字,讨论塑料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只是全班交流,未开展活动,主要考虑到想突出之前的环节,在这里铺开来的话面太散,毕竟这个模拟活动一看就知道,所以没过多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5.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比较好?(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三、巩固练习1.经过学习,再回过头去修改下之前的记录单。(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修改已有的认识,有助于修正自己的认识,在问题中成长,在错误中受到启发。在即将结束本课时回过头去修改下之前的记录单也是前后呼应的做法,显得有头有尾,比较统一,合乎章老师倡导的理念,要有前后联系起来的统一思想,学习的过程是纠正自己原有错误的过程。)2.填图、判断、连线。【板书设计】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吸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