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个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它是构成教师教学准备策略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整合性•整合,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的各个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有机联系的建立。–目标的整合相对分为五大领域认知情感技能—相对清晰有序的框架每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内容的整合同一活动领域内不同活动领域间–资源、方法、形式、手段的整合教学活动的主题源于区域活动•生活性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生活性的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一日生活)、环境、场所等方面–趣味性–趣味性的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环境及材料等方面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不可替代,但两者相结合,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既反映教师为幼儿学习而设计的计划,同时也能反映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活动名称案例分析1活动的命名要规范2案例•计算活动:5的组成•科学活动:5的组成•儿歌:《数鸭子》•?•社会性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社会领域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二)活动目标目标是人们活动中欲达到的标准。教育目标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具体体现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具体活动目标与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之间有层次结构。–幼儿园目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幼儿园保教目标↓幼儿园各领域目标↓幼儿园各年龄班目标↓幼儿园各年龄班学期目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层次性全面性系统性联系性递阶性•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通过某一次或某几次教育活动所期望幼儿获得的某些发展。•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体现的是一种对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它具体指导着教育活动的进行,并通过教育活动效果的反馈不断得以调整和完善。不同的活动目标取向1活动目标的制定表述2•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行为目标对于教育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在目标的概括化与具体化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度”。不同的活动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的利与弊–计划性、可控性、操作性、有效性–教师所确定活动目标,难以与发展中的儿童相适合–并非所有的活动目标都能转化成可测性的行为目标–并非所有领域的学习结果都能预先确定–目标过于细化,肢解了儿童的学习过程–行为化的活动目标也给教学实践带来困难生成•生成性目标是以过程为中心,以儿童活动中的表现为基础展开,强调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注重从儿童获得经验的目的出发构建目标,强调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关注如何为儿童提供有助于个体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发展。•生成性目标在低结构的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无结构活动低结构化活动高结构化活动完全结构化活动幼儿自然发展对幼儿经验获得和学科融合的强调对过程的强调活动目标渐趋泛化活动内容趋向可变评价依据活动是否与幼儿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相符合无结构——低结构化教学——高结构化教学——完全结构化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强调对结果的强调活动目标渐趋细化、特化活动内容渐趋具体、固定评价依据活动目标的达成度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低结构化活动对儿童生成和决策的强调对教师教学和指导的强调高结构化活动活动区活动方案教学主题教学单元教学整合科目整合科目单一科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