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利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减函数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定义当x1f(x2)图象描述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2)单调区间的定义若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或,则称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增函数减函数2.函数的最值前提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条件(1)对于任意x∈I,都有;(2)存在x0∈I,使得(1)对于任意x∈I,都有(2)存在x0∈I,使得结论M为最大值M为最小值f(x)≤Mf(x0)=Mf(x)≥Mf(x0)=M[典题1]判断函数xxaxf)((0a)在区间(0,+∞)上单调性情况。在区间(-∞,0)上呢?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1)定义法:取值,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2)利用复合函数关系:若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相同,则这两个函数的复合函数为增函数,若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相反,则这两个函数的复合函数为减函数,简称“同增异减”.(3)图象法:从左往右看,图象逐渐上升,单调增;图象逐渐下降,单调减.(4)导数法:利用导函数的正负判断函数单调性.[典题2]求f(x)=20.2log(23)xx的单调区间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1)函数的单调区间是函数定义域的子区间,所以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对于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区间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结论求解,如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2)如果是复合函数,应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两个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再根据“同增异减”的法则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典题](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设函数f(x)=ln(1+|x|)-11+x2,则使得f(x)>f(2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13,1B.-∞,13∪(1,+∞)C.-13,13D.-∞,-13∪13,+∞求解含“f”的不等式问题,应先利用已知条件将不等式转化为f(x1)>f(x2)的形式,然后再根据其单调性脱掉函数“f”这层外衣,转化为关于x1与x2的不等式问题求解.[方法技巧]1.利用定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1)取值;(2)作差;(3)变形;(4)定号;(5)下结论.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2)复合法:同增异减;(3)导数法;(4)图象法.3.设任意x1,x2∈[a,b]且x10⇔f(x)在[a,b]上是增函数;<0⇔f(x)在[a,b]上是减函数.(2)(x1-x2)[f(x1)-f(x2)]>0⇔f(x)在[a,b]上是增函数;(x1-x2)[f(x1)-f(x2)]<0⇔f(x)在[a,b]上是减函数.